9个问题,10分钟,全面了解高原反应-9个问题,全面了解高原反应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moshengdecunzai:讲的特别好。因为经常在川西高原徒步,补充两点,实际UP主也都讲到了,再提醒下吧。 戴帽子,戴帽子,戴帽子!头部保暖特别重要!身上穿少点没什么,头不要让风吹,切记!! 葡萄糖比红景天管用!用温热水送服,能缓解高反。其实去高原带保温杯是很好的,温热水可以极大的缓解不适。
  • 小白-fpv:谢邀,骑自行车骑完了318,人在西藏,翻5000m才高反,已经准备去吉隆口岸出境
  • Evin:去了很多次高原旅游,以下是一些经验: 1、一个人会不会高反,没法预料,去了才能知道,没去过高原的,建议逐步爬升,慢慢试探 2、只要身体正常健康,大部分人都能比较快适应一般旅游线路的海拔高度 3、去到高原,不要作死,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太兴奋,不要突然动起来,减慢动作,一开始不高反,不代表你永远不会高反 4、相同海波高度,不同的地方,含氧量也会不同,川西植被比较多,含氧量高点,但同一海拔的西藏阿里含氧量就会更低,更容易有高反症状 5、有症状了,喝葡萄糖,吃点头痛药,休息不要动,一般1-2小时就可以缓过来,再不行就要去医院吸氧了 6、当年在亚丁,看到一个小妹妹背了个氧气袋走牛奶海和五色海,觉得这个最有用,一路上见到不少人一路吐过去。如果要吸氧,上氧气袋,氧气罐不太顶用。
  • Freyova:说的非常好,真不愧是多年经验的旅游专业人士。这里补充一点高山病和高原反应的病理知识(目前为止得到共识的),给大家参考。 人体对缺氧环境的反应机制分为几个阶段,1,最初期,侦测到环境异常,机体全面处于兴奋/敏感状态,心率提高;2,反应期,意识到这种异常的本质是缺少氧气,有可能危及生命,全面启动警告机制,制造各种难受,意图是让机体大幅减少运动量别作死。3,跟2几乎同时,骨髓开始启动紧急造血方案,增加血红蛋白数量,同时持续提高心率。这个过程因人而异也因缺氧量实际情况而定,大概需要2~10天。第4和第5步是分别指向的两个结果:4,血红蛋白数量激增,身体与缺氧环境重新达到平衡,警报解除,适应过程完毕,心率逐步回归正常。5,适应失败,身体状况出现恶化,高原反应转化为急性高原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等急性症状。 从以上反应机制中不难得出的结论,1,大部分人出现的大部分症状都是极其正常的,不必惊慌害怕。难受是好事,说明身体传感器正常警报器正常。初期的兴奋期在知道了这个机制后就可以有意识自我控制一下,从一开始就减少运动量。2,短期旅行(三四天那种)有条件能吸氧就吸氧,不必等待机体适应,因为身体还没适应好旅行就结束了,何必给自己找难受,3,长期旅行(超过15天)一定不要吸氧,一定要让身体自己适应。吸氧只会干扰机体的正常反应机制让传感器一脸懵逼:我特么到底缺氧不缺氧?4,针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有条件的话氧气一定要准备。万一出现情况5,一边吸氧一边向低海拔快速撤退。5,所有红景天高原灵都是智商税。往好了说是安慰剂。有这个钱买靠谱的氧气设备,这个才是保命的。
  • 错过CEO:去年去九寨沟全城兴奋,没什么不良反应。今年去云南也是,但是坐索道上玉龙雪山好像是4600吧,刚上去直接懵逼了[笑哭]大概懵了有十几分钟才过来,后来往上爬的时候基本走几步就得喘好一会,就感觉呼吸不过来。不过我全城没吸氧没喝所谓的保健品,我们团90以上的人都信了导游的买了200元的氧气和喝的“药品”,不过下来基本所有的人都说脑仁疼,我也是的,大概疼了有十几个小时,睡了一觉后才不疼。我想问下,我们这算不算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