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岭解密曹雪芹01书稿丢失之谜-周岭解密曹雪芹01书稿丢失之谜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宝二的胭脂膏子:在b站捡到宝了!大爱红楼,大爱87,大爱周老师
  • 乔戈里龙利鱼:一口气到第五节。做了笔记,挺尽兴,也看到各位前辈的付出。附上一段昨天为红楼梦相关另一视频留的评论。关于小说创作、 阅读与对待经典作品的态度等。 留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自己平时也写小说,近十年前写第一部长篇(全文三卷21万字,历时一年多,后因对发表部分不甚满意仅完成前两卷完17万字)。虽也达到一定篇幅,但就能量密度来看,现在在创作的一部4-5万字中篇要超过她,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总能量也会超过?!后者暂时还不能确定,但在朝此努力。 看小说,看情节与故事发展本身,是一种;看全局、看细节、看历史看社会看文化看风俗传统礼教宗教看留白隐喻(那些想说未说或想说但因了政治环境等因素没明说的话),是另一种看;真正看穿看透看深之后,与更客观的万物规律、更成体系的哲学思想、个人的用心积累结合,衍生出些新体会,是不容易达到的第三种看(比如结合自己对万物的能量认知、宇宙的毁灭终局、万物与人生的痛苦底色,对荒诞与无常的认识,对逃避与直面的认识,对自由与选择的认知,对穿越荆棘向死而生的体会等)。 自己眼下再看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已能较轻松地三者兼顾且重在第三层(这与阶段有关,若以后对服饰、诗词等不同内容更感兴趣,关注视角亦可自然转变),这与重新认识自己与世界,自18岁后第二次完整更新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有关。类似体量的古典作品本就难得,何况《红楼梦》在文字的能量密度与规模同样拔尖,本身就是一个继承过往数千年历史的一个时代缩影与刻骨铭心的浓缩。如果硬要找出今天个别作品比红楼梦好的点,或许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时代人类对未来的思考比重更多一些、如部分科幻作品,个别类型小说在单一领域更深入些。但没有一部作品是真正包罗万象的,一旦与历史挂钩,讲过去的事、讲过去到现在,红楼梦融合了现实与浪漫,还是很难逾越,至少多数玄幻类作品的文化、历史与现实根基不如她,多数现实主义大部头作品在想象力方面略逊一筹。事实上,红楼梦本身也没想包罗万象,她只是作者对“情”、对其他一些自己看重之物的记录,或许还是一次对自身的排解尝试。(写小说对我本人来说,是为数不多的排解途径)。因此,目前所谓的“轻松”,更多是一种读前心理准备上的状态或暗示,一旦开始阅读,对于文本,对于其中蕴含的一些深意,不花些功夫只会走马观花。
  • 风月教主VIP: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一书中说:“我们只须根据可靠的版本与可靠的材料,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竟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书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这些问题乃是《红楼梦》考证的正当范围。”胡适先是从清人笔记、诗文中找到了与《红楼梦》中明确说明的增删者“曹雪芹”同名同姓的人,就以为找到了《红楼梦》作者,从而顺理成章地认为《红楼梦》成书于清乾隆时期,时代背景是清中期。然而,胡适得出的结论与《红楼梦》文本所透露的信息严重不符。胡适的考证方法如果运用在其他文学作品上也许是适用的,运用在采用“假语存”“真事隐”写作手法的《红楼梦》上是荒谬的。胡适的方法等同于考证鲁迅却一头扎进了“鲁家庄”,而不是去“周家村”,错误是必然的。而那些盲目崇拜胡适的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们,陷在错误的泥潭里不肯幡然悔悟,实在是红学界的悲哀!
  • 赤脚大仙233:向曹公致敬!周老师讲的太好啦[点赞]必再读红楼梦
  • 呼湖鹄浒:前面的朋友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然而有一点站不住脚的就是:没有证据。后人的那些猜测,都不能是证据。而最早版本的脂砚评语,和雪芹朋友的文字资料显然更有说服力一点。正如周岭老师说的:猜测,可以,但不能成为结论,尤其是不能成为定论。等你们找到新的证据了,那我们当然就从善如流,知错就改了吧。[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