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P3-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红楼》《水浒》梦幻联动?(P3大闹五台山)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都头郓哥:这是本人目前看到的解读水浒传最好的up主,没有之一,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基于三点理由。 一是以原著为主,影视剧为辅,既尊重原著文字,又不失影视剧特有的影像效果,让人容易理解。 二是在解读的过程中,穿插入一些专业的水浒版本、历史典故等知识,把解读的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比如这期涉及的鲁智深的禅杖、水浒的版本和李评、金评等知识点,脱离了大部分人千篇一律看热闹性质的皮毛类解读。 三是三观正,比较理性客观地解读原著内容,没有阴谋论(如鲁智深看上金翠莲)、毫无根据的脑洞联想(如朱武影射朱元璋)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强调知人论世,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和价值观强求古人,这点上就甩很多所谓解读者几条街。
  • 二五25:金圣叹点评其实很像我们今天的弹幕,看到精彩处,总不免评上两句[tv_doge][tv_doge]
  • 臻筱蔺:我不懂为何部分读者只能看到《三国演义》里刘备收买人心、诸葛亮虚伪妒贤; 只能看到《西游记》里悟空冥顽不灵、唐僧迂腐无能; 只能看到《红楼梦》里的儿女情长; 只能看到《水浒传》里好汉作恶、招安投降。 这些确实是名著里的内容,但都是很表面的东西。既然是我们中国文学史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四大名著,其内涵肯定是足够深厚的。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逼上梁山”、“水浒传好就好在投降”,这些流传甚广的短评仅仅是解读名著的一些角度,绝对无法概括名著的整体内容和内涵。 我不否认名著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既然是公认的名著,那其中肯定会有超越时代的、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读的东西。 希望一部分读者不要永片面的、刻板的认知去贬低四大名著。
  • 幺玖幺柒玖叁陆零:木鱼这个抛砖引玉的说法其实是很到位了。我一直说四大名著这种作品,因为其国民度太高,改编作品太多,反而造成了一种云粉扎堆,读者寥寥的境况。在这个营销号为搏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的时代,能踏踏实实原汁原味地告诉你,原著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就已经是莫大的功德了。
  • yzw11:《水浒传》里最喜欢的人就是鲁智深,其实《好汉歌》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其实说的就是鲁智深,他为了一个陌生人行侠仗义,拔刀相助,后出家、落草、上山、东征西走、擒方腊、最后108个兄弟,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悲剧到了最高潮。最后,他听着轰隆隆的潮水,面对潮信的时候,想到了大师的“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问周边僧人,“圆寂是何物”,一个和尚却不知道圆寂是何物,想来确实是一个笑话,在鲁大师知道后却没有任何畏惧,憨笑后说,“那我是圆寂了”,参禅打坐后而随西而去。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他最后写的对自己的人生总结,“今日方知我是我”,他悟了吗?不,他本来就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