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s日本,中日文化之间的相似与相反,中国的文化输出为什么这么难(二)-中国vs日本,中国的文化输出为什么这么难,中日文化之间的相似与相反(二)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迷籽ki:个人感觉,日本的文化都是憋出来的,首先是地方小,这里在日本园林的枯山水就可以看的出来。毕竟地盘不广没有办法像天朝一样阔气的弄出个像圆明园,颐和园那样阔气十足的园林来。当然地盘小就一定有一个格局小的社会,都说日本人素质高,我个人认为日本人不是素质高,而是守规矩,我感觉日本人的心中总是有个规矩在的,社会上也无人打破这个规矩,大家都规规矩矩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给别人添麻烦。但是人不能总是生活在一成不变的规矩里,这样人的压力会很大。当日本人们放下规矩的时候就会特别的野蛮暴躁,这就是日本人为什么反差那么大的原因。大部分有规矩的时候个个都彬彬有礼,但一旦放下这些规矩,这些心情压抑的日本人就会尽可能的释放直至变态。
  • shenzhoupad:刚关注的,小姐姐不错。 日本文化容易输出,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全面西化,文化心理上更容易接轨。另一当年来说,日本执着保留的东方元素,是很有独特文化色彩的。同样能引起西方的注意,外国人来中国喜欢了解的是京剧,是烤鸭。是少林寺,而不是高楼大厦。 正如视频讲的,我们的文化其实是弱势内容,却带有强势的思想,这样夹带私货肯定会造成困难。 要不要输出是另一个问题,如果要输出,肯定是对方容易接受的内容更好输出。
  • 困兽犹斗的老巢:我觉得就一点,人家变强了所以别人都知道了,才有了文化输出,近几年中国变强了文化输出同样也变强了些。
  • 熙然D2:主要是中国近代经历了几百年穷困 中国人的审美艺术品位已经降到最低点 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做出高端的设计和创意 等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几十年后就会大变了
  • 仰望星空漫游客:中华文化是个非常非常非常难以一言概述的话题,毕竟中国几千年历史无数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核,说具体表达的也是各有不同,各具春秋。 夏,有礼仪服章之美曰华,大国曰夏!万民拥护既为人皇,而人皇与天同,与地齐,是中华文化最朴素的“战天斗地”而不屈的精神,刀耕火种,开拓奋斗。 商,天生玄鸟,降而生商。鬼神,敬而远之。天命,且而行之!中华文化开始诞生天命这个概念,但对天命却是知而不认,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有礼仪服章之美曰华!中华文化开始拥有“法”的雏形,那便是礼!礼规定了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注定了将过渡到法,法其实就是普世向的礼,其内容会不断变化,但其核心和规矩本身没有变化。 而春秋百家争鸣,其最终无非也不过儒、墨、道,却都是建立在最淳朴的唯物主义体系之上的精神内核,也就是“礼法”、“义”、“道法自然”。 秦,依法治国,而法便是世俗化、国家化、正式划化的礼,后世历朝历代无论千变万化,无非就是“外礼内法”,没有太大的差异。 而汉之风骨、唐之繁华、宋之儒雅,其本质也无非是“家、国、天下”! 其中华文化本质的精神内核无非就是“螺旋上升式的”唯物主义体系前进,虽然中途可能曲曲折折磕磕绊绊,但并不以一家一人一言所能改变。 顺带一提,虽然佛家很受统治阶级喜爱和推崇,禅宗的理念我也很喜欢,但事实就是佛文化确实是中华文化的毒瘤,就像是一碗汤里掉进了一坨苍蝇屎,唯心且无法验证的佛文化在哲学上还是很吸引人注意力的,但其本身的存在本身便与最传统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核有异!但佛文化在中国扎根并且流传下来了,只能说活该有此一劫,是为命数,顺其自然吧。 其实大自然中,与中国人品性最相似的大概就是蚂蚁吧,大致向着一个目标,一个理想,一个方向不断的前进、努力着,至于以后怎么样?到时候再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