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知识光年-欧丽娟-比较心理下-聊聊嫉妒心理(下)【欧丽娟】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外婆家的树小姐: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给心心]
  • 找宫崎骏买龙猫:湘云的乐观,宝钗的豁达,探春的锐意进取,是我们现代女性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
  • 仙女也有双下巴:比幸福,我不参加;比不幸,我也不参加。
  • 武侯治下的流波:如果认真这样去解读她们,未免是刻板的,带着俯视的姿态。湘云黛玉均是父母双亡,看起来似乎相似,其实差别很大。湘云尚有叔婶家族,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家庭观念来看,以为叔婶堂族和自己没太大关系,在古代,同姓叔婶堂族是所谓本家,他们是你真正共同生活的一家人。家族的聚合就是为了生存更容易,在寿命短、医疗条件差的时代,孩子尚小而父母不在的情况太多了,因此家族中实则父无常父母无常母,整个家族处于“父母”结构上的人可以轮换,但只要结构不缺失,后代相对健全的成长就可以得到保证。湘云父母去世,叔婶无论法律道德观念舆论上都要承担对她的教养义务,对她虽然也许不如父母那么亲,但在功能性上对她来说和父母在是一样的,该给她的都不会少。而黛玉本家全无,贾家虽然看起来很亲,但其实是外家,法律道德观念舆论上都是随时可以和她切割的。因而黛玉在这点上实在比湘云悲惨太多。更重要的一点是,她们的前途也不同。婚姻是古代女性唯一的前途,是她们的事业、家庭、社会地位,是她们全部的人生寄托。黛玉婚事一直并未说定,又有对宝玉之情难诉,因而时常觉得前途难谐,自然郁郁,湘云却在很早就有不错的婚事落定,所以她们对未来的心态是很难一样的。
  • 武侯治下的流波:另外,老师口中以及上述借用的所谓“林黛玉”式这一用语很值得商榷。什么样才叫做很“林黛玉”?如果黛玉可以作为一个性格上的偏义形容词出现,为什么指代的是永远凄惨自怜的那一类?大众似乎忘记了黛玉的自怜自伤是由于她确有深重的不幸,而极其轻佻地把她和无端寻愁觅恨者联系起来,仿佛她是自己作践死了自己,也完全无视了她对生活非常高的参与度。以粗暴庸俗的标准去打造标签,制造、使用、传播和依赖刻板印象,是对鲜活人性的消解与扁平化,也是语言和思维的退化,可惜我们似乎总是退化得理直气壮。当然,我理解老师在这里是以这些人物来劝勉大家,也许带着一种对大众印象的迎合,也许不把解读她们当作目的。但是当我们把关注的主体放在我们自己身上,以行为受益为结果去衡量时,就可以把他人当作手段,不去深入地辩证与探讨,把对她们的误读安心固化下来,当作可以借鉴的经验模板吗?何况如果这么做,即使从收益来看也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背离,因为这种对他人的思考模式的推广很容易就会反过来经由他人作用到自己身上,我们也是他人眼中可以不被真正理解的“他人”,从而无限加深了我们自己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