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经压缩-道家《心经》——《常清静经》,传统古韵,听着听着就静下来了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芜shou谓: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 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唯见淤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 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即着万物; 既着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便遭浊辱,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 选A不选B:修道修心修得本心,破欲存欲勘破本欲。修道不能教得你长生,不能教得你飞升,不能使你具法力,不能使你搬江海。它不是玄幻小说不是流言蜚语,勘破修道的欲放下修道的名不挣修道的利方是真入道矣。能将道做平凡就是不凡,道就是道,莫把道做名利欲望,所谓汝不求道道自然至,返璞归真道现真容。
  • TOOBATTLE:还是土生宗教好,亲切,佛经首先就是听不懂
  • 小鸣呐:讲道家就讲道家,不要扯什么宗教。 你们一扯到道教,就有一堆批小将来比较佛教和道教。 说实话两者谁更好,不妨看看史实和记载,不必在那听几句空穴来风,骂得津津有味。
  • 选A不选B:修道不为名利不为财权更不要为命得长生,放下欲望去接近本心亲近自然顺势而为,喜是道悲也是道乐是道哀也是道,如春夏秋冬四季自然而使自然而动。当你真正能以包容大爱之心去接触万物时你就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了,水万物之下利万物而不争,所谓无欲则刚,当你不求时一切自然也就来了。打个生活中的比喻,如果一个人开始就怀着功利计较之心去做某事少有会成功的,如果你只是用心去为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的优秀而先不去想会不会成功,那么这种人多半会成功。把一件事情用心做好即是成功,一开始就幻想以后成功的,多半是成功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