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的背后,是一群内卷出局的大唐诗人……【毒舌的南瓜】-《长安三万里》的背后,是一群内卷出局的大唐诗人……【毒舌的南瓜】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简介侠--:一个让我震撼的地方是,书里写的他们都是同时代诗人,可是我看到他们呼朋唤友,饮酒作诗的时候,真的很震撼,有那种,从前我知道的那一颗颗明亮的星,突然在盛唐长安的夜空里连接一片闪烁起来,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盛唐
  • 老长工:杜甫呢?对诗圣咋能一句不提?看《长安三万里》最让我感慨的反倒是少年杜甫的一句话:“我倒是挺喜欢写诗的,可写诗谁不会啊?”[笑哭][笑哭][笑哭]
  • 唯可多俐:个人觉得长安三万里中李白的人生轨迹是在突出一种纠结,一方面无比希望自己能够得人赏识,为此低下身段去逢迎攀附咬咬牙忍了,但即便做到如此,那些掌权的大人物也只是把他当做赏玩的对象,并不重视他的政治见解和报国志向。李白并不是真的空谈误国或是真的放浪,他贪杯的时候恰恰是在摆烂和宣泄,他本就不拘小节,用这种方式来排解愤懑难免又成了别人闲话的把柄,最终在政治中心落得个百口莫辩任人拿捏。电影中的高适是理解李白的,他替李白难过也替他不值,他不希望李白烂醉但他毫无办法。高适的出身比李白好,这让他还有回乡修炼以及托个熟人在军中谋职的可能,李白的门第之低让他这么个大才连边关打拼赢功名的可能都没有。李白说他人间的道走不下去了,那天高适同意了帮他护持出家,这本和高适的价值观不符,但高适也想不出李白还有什么出路,他只能感伤“你尚能出世做个仙人,而我只能在世间盘桓”,他在替李白伤心,也在替自己感伤。 我倒不觉得李白的形象在电影中有被贬损,投靠永王的桥段更像在体现李白嘴上说出世实际心仍在世间。电影里的高适是理解李白的,他仰慕李白的不拘小节和洒脱,但正是这种洒脱让李白吃尽了苦头,谪仙即是赞叹也是惋惜,那个世界有李白是奇迹,但那个世界从未真正包容过李白。大唐盛世的衰颓从门第之别无法改变便已经注定,高适练了一辈子枪,而真得到提拔时已到了家国危难,世事如此荒唐。电影末尾提到诗在长安就在,因为文字会跨越时光带来公正。真实的世界里长安是权贵的,但权贵们终会死去,衰颓的时代也将终结,后世人心中的长安是那些诗人的精神和才华构筑的,而诗中的长安永垂不朽。李白的才华和那个时代文人们心怀天下精忠报国的志向将伴随着后人重新建立一个更好的盛世
  • 父亲---:安史之乱可不是阶级矛盾,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矛盾也远远没有到爆发内战程度。安史之乱时,大部分平民百姓支持唐朝,反对叛军。连河北的大部分平民百姓也支持唐朝,反对叛军。只是因为古代募兵制导致军队脱离群众,以及玄宗破坏了定期把节度使调到中央的制度,还把河北财权给了安史,才导致安史有时间有资源收买河北军队跟着安史造反。 安史叛军确实不得民心。即使在安史老巢河北,河北大部分平民百姓也忠于唐朝,反对安史叛军,在安史叛军第一次南下离开河北后,河北百姓立即攻占河北大部分地区,归于唐朝,反对安史叛军。 《资治通鉴》:于是河北诸郡响应,凡十七郡皆归朝廷……。附禄山者,惟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鄴六郡而已。 而安史叛军从头到尾都不得民心。安史叛军从反叛之初,就一直在大肆屠戮平民百姓,连河北平民百姓也被他们屠戮的非常狠, “吾与公等事燕,下河北百五十馀城,发人冢墓,焚人室庐,掠人玉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 “思明兵所向,纵其下椎剽,淫夺人妻女,以是士最奋。是时,举河北悉入贼,生人赀产扫地,壮赍负,老婴则杀之,杀人以为戏。” 古代募兵制导致军队脱离群众。安史之乱根本不是什么代表河北百姓(安史叛军首先屠的最狠的就是河北百姓),安史叛军里的那些汉人多是脱离华夏平民百姓关系的,以及某些门阀家族的, 安史之乱就是安史叛军与部分门阀(例如大门阀崔家)联合起来反唐、同时反平民百姓的。安史叛军从开始作乱,就一直在大肆屠戮平民百姓。
  • 我连闺女名字都不会取:感觉像是李白性格的一体两面,宏观抽象的思维方式放在官场是造空中楼阁,在文学中就是雄伟瑰丽的诗情[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