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筑设计那么多人劝退,想听听反面的声音吗?为什么我这么乐观呢?我只说我个人感受…发个长视频聊聊-对于建筑设计那么多人劝退,想听听反面的声音吗?为什么我这么乐观呢?我只说我个人感受…发个长视频聊聊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半度丨微光:已经工作五年,说一些自己的看法。up主说的没错,但是得有很多大前提: 1.有个好学校,高学历 2.自己确实很厉害 3.进入一个知名事务所 如果达到以上前提条件,恭喜你,能按着up主说的,追求梦想,好好努力,能从中获得自己的归属感,满足感。 但是!但是!但是!大部分人,并不能达到这个程度,我们能接触到的,只有血汗工厂!靠自己努力?不好意思,没有学历这个敲门砖,大概率情况下人家事务所的门都不让你进的。 再说回设计院,首先,市场上,我们能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住宅类的设计院,这个连up主都在吐槽,我也不多说,只能告诉新人们,能别进,就别进吧(能进头部大院的另谈,可能不像血汗工厂,但毕竟少数,还是少不掉刚才说的几个要求) 再其次,除了住宅之外的,无非公建,厂房之类的,而大部分公建。。。。在普通设计院里面,可能比住宅好那么点儿,但也不一定。往死里加班,甲方一天拍一个脑袋,疯狂改方案。施工图画完了推到重来(注意哦,不少时候因为没有报审,推到重来是义务劳动哦!别和我杠,我现在在一家全国有名的上市大院里,也都这个尿性)什么情怀,什么满足感,什么成就感,在日复一日的改图改方案,再看看到手没几个字儿的时候,屁都不是! 再其次,还有更多的人不是做方案的呢,是做施工图的呢?up怎么不提?那个单纯就是血汗工厂了。 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劝退?因为,大部分人,能接触到的机会,就那样!没up主说的那么美好,他说的确实有,但是!有几个人能有这个机会?放眼望去,全国还是普通设计院,血汗工厂更多。咱也认识很多同行了交流群也有不少,大环境如此,真有up主说的那么美好,为啥大家不去干那些?反而待在你不屑的那些地方?因为,现在就是一个恶性竞争的社会,你美好了,你就活不下去,就这么简单一个道理。
  • 新时酒:请问up对于建筑行业今年过年后一个月内猝死三人的情况怎么看呢?其实我真心真心喜欢建筑学,毕业两年不到在上海某济某华都工作过,可是都感觉在猝死边缘试探,感觉自己已经提前50年死掉了。无奈回到了二线小城找了一家事务所,加班情况是好很多,可是薪资和项目水平都大幅度下降,基本都是某些小茶馆的改造,现在也是非常迷茫。。。
  • 晴天绘:在国内,优秀建筑师严重稀缺是事实,但行业就业大环境劝退也是事实且两者不矛盾。对行业大量从业者来说劝退无可厚非,毕竟产业工人建筑师是就业大头,普通从业者不愿沦为低廉劳动力无可厚非,毕竟不是谁都能为爱发电,人与人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都有很大差异
  • sunjedi:建筑师Peggy Deamer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在华盛顿举办的一个杰出女性建筑师论坛上。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观众里有人举手发问:“我还很年轻,还没有开始建筑学的学习。我到底能对我的职业生涯报以什么样的期待呢?” 台上的一位嘉宾——我的一个朋友,一位聪明的女士——回答道:“建筑不是一种职业,建筑是一种感召(calling)。” 我当时就想:“哇哦,这简直就是在说,请不要付给我报酬!你付给我的越少,我越显得神圣。这可不是在传达一种好的信息啊。”
  • 大金毛心如死水:很难想象一个粉丝不到1万的up主,能激发这么热烈的抗议和讨论。自己也算接触过不少建筑从业者,平心而论,大家可以理性分析现状,但真没必要愤怒劝退。 1)首先,行业来说,多年前建筑的火热和“钱途”,到现在的低潮,似乎并不罕见(金融、石油),行业发展有本身的趋势,未来会怎么样,真的说不好。起码建筑行业确实是一个长青的行业。 2)其次,对个人,吐槽点在于个人辛苦和收入严重不匹配。分顶级学校毕业生,和普通学校毕业生。对顶级学生来说,起薪确实赶不上同校同级的计算机同学,钱的落差是最直接的。但总拿华为、阿里举例,也不公平,计算机只是千万个行业里刚好赶上时代浪潮的那个,因为火热所以起薪诱人。清北等名校的生化环材医机械天坑专业的大佬们,很多也要经历漫长痛苦没有钱的职业初始期,才慢慢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这个时候计算机已经开始35岁危机了)。对于普通院校学生,去任何行业,都是要经历克服学历劣势的阶段的,建筑行业起码提供了一个让从业者可以慢慢积累技术,发展自身的行业。二三本双非人,大量的从事普通的销售、运营、保险、甚至工厂,难道生存保障和个人发展一定会比建筑行业好么。(所谓的pua,职场压榨,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各个公司的,相信我,不比建筑少) 3)可能up确实是既得利益者,但是二八定律不是只有建筑行业有的。深耕、热爱一个行业,创造自己的价值。难道这也是值得批评的点? 4)感觉大部分人吐槽的原因主要是对建筑都是有过美好的愿景和希望,然而与真实行业现状落差太大。那确实完全可以跳脱出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每个人也都应该这样尝试和调整自己的人生,平衡金钱和理想,但或许不应该彻底否定一个行业。也许真的是互联网效应,大部分对建筑学还算有好感的从业者,确实不太会主动发声,或者表达出来也不会像批评者一样这么容易引起关注吧。 5)最后:鼓励高中生大学生们,多去学和尝试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也许你会基于现实考虑最后选择放弃。但是你在追逐心中的美好时,所获得的东西,会是最宝贵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