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网瘾之戒》记者柴静对话杨永信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忧郁de小梦:被电击过的兄弟节哀。庆幸我自理能力非常牛逼(当初因为疑似爸妈打算把我送去电击,然后我带着身份证(满16刚办的)和500现金离家了,一年半后因与某亲戚偶遇被父母找到,那时候都兜里一万多,什么工作都做过,货场做零时工,广场上发传单,工厂里做过加班工......,是我人生过得最充实最自在的一段时光)。现在的我大学毕业3年多了。回想起来当初的我简直不要太机智。当今网络与生活密不可分,以“磁暴步兵”的眼光来看的话我或许是那种网癌晚期的患者把。我并不觉得这对我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我还是我。再次庆幸我当初的机智。
  • 傻猹不傻-:你们不晓得有多恐怖d(ŐдŐ๑)因为这钱真是太好赚了。 以每个孩子每月6000元,每个疗程四个半月计算,每个孩子收费就要2.7万。 这十几年以来,单是学费,就数以十亿计。 这也难怪外面的舆论骂得再凶,当地政府也不为所动,继续大力支持网戒中心的发展。 可悲的是,都2018年了,这种非人道的做法竟还有存在空间。 更悲哀的是,竟还有这么多家长把孩子往这种地方送。 更触目惊心的是,网戒生意已经在当地形成规模,带活了一批产业。 一位网友称,他曾遇到过一个试图逃跑而被抓回去的“网瘾少年”。 少年悄悄对他说:“跑不掉的,整个县城的人都指望这个医院发财。” “父母把孩子送进网戒中心,自己也必须全程陪同,时间长达五个月。那么家长在外面租房,要付房租,吃饭穿衣要从当地买,谁帮人逃跑就是不让大家发财。” “连警察都不管,说我们是精神病院逃出来的疯子。” “没人能救我们,没人。”  这是一场群体性“犯罪”。 孩子环顾四周,发现每一个人都是“敌人”,该有多绝望? 而这些家长们,却依旧心甘情愿掏钱送孩子去“感化再教育”。 殊不知,每一个孩子都已经被利益集团暗中标好了价格。 醒醒吧,为人父母,听听你们孩子的哭声。 他们没有病,是你们病了! 是这个社会病了! 摘着头条
  • 深色带海鱼:鲁迅先生,快有一百年了,他们还在吃人啊
  • 大垣日向Kira:首先我为拥有一对爱我的父母而感到自豪 以下均为个人观点 曾经我也是一个不理世事,不理人情的网瘾少年,正如柴静所说,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而踏入这条道的,自己沉迷网络,母亲怪父亲不管,父亲怪母亲不骂,家庭关系到了临界点,也正是这样,我爸想送我去山东戒网瘾(以前不知道为什么是山东,现在知道了)我妈舍不得,跟我爸大吵一架,拿了我爸银行卡(现在我还想笑)带着我回娘家去了。我外婆在贵州,而我是个苏州人,从来没有见过比上方山还要高的山,在那里,没网,没电脑,山清水秀,这样一住就是两个月,我离开了网络两个月。之后还是我爸打电话哭着认错我妈才肯回家,回家后电脑依旧玩,只是每天两小时。父母关系也好了很多。 所以,我觉得,家长们与其花大把的钱把孩子交给别人‘矫正’,不如带着孩子出去放松一下,相信效果一定比点击好。 孩子有网瘾往往是家庭引起的,父母吵架,孩子不知道怎么办,就往虚拟世界钻,孩子一钻,又成了父母吵架的原因。所以,要想孩子健健康康成长,保持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感谢大家有耐心看我,觉得好的就点个赞吧( ̄▽ ̄) 来自一个准高三学渣的肺腑之言Σ(  ̄□ ̄||)
  • 没位移的ADC:我送你一座崭新的奥斯维辛, 我送你一个工艺精湛的地狱, 我送你一具肥美多汁的躯体, 掀开头盖骨偷走了粉嫩的脑子, 挖出来的肠子鲜艳的红色很可爱, 绿色的苍蝇在你腐烂的躯体上显得晶莹剔透, 我给你烤一份新鲜的脑花, 我给你烤一份新鲜的心脏, 我给你化妆,遮住星星点点的尸斑, 我帮你剔除未来不需要的, 你要在跑道上飞起来啊。 孩子,你说话啊,妈妈爸爸爱你。 孩子,你说话啊,我们在教育你成才。 孩子,你说话啊,你爱我们。 孩子,你说话啊,你爱祖国。 孩子,你说话啊,你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