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街/燃】末将于禁,属下无能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凌灬易:末将于禁,愿为曹家世代 赴!汤!蹈!火!
  • 羊蛙:于禁不是投吴,应该更像是一种拘禁。当时是和庞德一起去救曹仁的,结果被围困。庞德宁死不降,于禁降了。于禁为何而降,有人说是怕死,有人说是为了众将士的性命,在我看来,在那种必败的环境下,带着士兵拼死一战是一种英勇,低头认输保全众人性命又何尝不是一种大义。晚年的于禁被孙权放回魏国,去参拜曹操墓时,看到了曹丕命人画的三幅画:关羽战克、庞德死战、于禁降服。于禁心生羞愧,回家后大病而死。
  • 白泽球世界:那么到于禁死之前,曹丕又是怎样呢? “文帝践阼,权称籓,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 “载制曰:“昔荀林父败绩于邲,孟明丧师于肴,秦、晋不替,使复其位。其后晋获狄土,秦霸西戎,区区小国,犹尚若斯,而况万乘乎?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子圭嗣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有人说曹操若在世,可能会放过于禁。 否。 曹操可能更加干脆一点,降将军法,于禁人头落地。曹操哭一阵,无非如此。 因为国家要继续,不得不如此。 有孔明挥泪斩马谡,亦有曹操挥泪斩于禁。 只不过曹孟德已撒手人寰。 曹丕称帝,于禁送归魏国。 须发皆白,形容憔悴。 曹丕表面安慰,却画于禁投降画像羞辱,于禁含恨而终。 非曹丕狠毒,此亦政之需要,克令之必然也。 丕新冠帝位,不杀降将,不足以立威。 然纵杀暴乱,国新建,此取祸之道。 平平缓缓,让于禁自是忧愁病故,亦是无奈之举。 禁老将,无用武之地。 杀,则手下震怖。 不杀,则何以全军法。 曹丕亦难处理也。 只道樊城诸将,庞德毁于汉水,于禁毁于汉水。 然曹操,曹丕之哀叹与骂名,亦出于汉水也。 谋事在人,胜败凭天。 后人自空悬吊其中苦楚,英雄人物,历历在目,不胜悲怆。
  • 骑兵列阵准备突围:于禁:求求你们让我放天假吧!我特么天天赴汤蹈火!
  • 业烬云吹:我也想说一下于禁到底何罪之有,那时,关羽威逼樊城,威名震撼华夏,其锋锐不可挡,所以曹仁选择了固守樊城,而于禁也选择了与樊城成为掎角之势,那样关羽就无法专心的攻取樊城或者于禁,因为他一旦集中兵力攻击某一处则另一方势必会骚扰,长此以往关羽必败,这是最稳妥的方法,也符合于禁历来带兵的稳重和守持,但错误就错在先锋是庞德,庞德执意出站关羽,甚至闹到抬棺死战的地步,这让关羽弃樊城而专攻于他,虽说初步作战庞德的确勇,但这完全打乱了于禁的计划,于禁带兵稳重但对上关羽他没有曹仁的樊城之险可以守,只能选择后撤,挑选一处易守之处,这一退就是罾口,后来就被水淹了,于禁是北方将领不熟悉南方雨势在所难免 ,但他的方略是没错的,错就错在庞德,太过急功近利招惹关羽主力,他太想澄清自己与旧主马超的关系,这样的人不适合当于禁的先锋官,这也是曹操选错的原因,不过投降的话,可以说两点庞德求死是为了忠义,想表明自己誓死也是忠于曹操的,于禁投降有可能是为了三军,虽然七军被淹但还有不少人幸存,自己被抓可以求死,但那些将官估计也无法幸存,关羽可是很孤傲的——可能是为了将官,二可能也是想学李广那样偷偷跑掉吧,于禁作为假节mao在魏国可谓是功勋累累,说他真投降——估计曹操都不信,因为战败后曹操也只说,于禁跟了我数十年,今临敌之际竟不如庞德,我感觉他只是感慨庞德忠义而不是质疑于禁的带兵,他叹息或许有自己的懊恼,但他却没有太大的怒火,这说明他也相信于禁不是真的投降的,再说于禁待在蜀营那是真的身在汉营心在曹,所有军机要事他一概没说,比徐庶好多了,徐庶曾经还提醒曹操不要小看诸葛亮,要不是曹操当时没听估计有刘备好果子吃——所以啦,我扯那么多也就想说,于禁真的没罪,只是被坑惨了——因为于禁带兵向来稳重而无懈,可是。。。一个稳重的上级却匹配到一个急于表明忠心的武将,武将是武却无统帅之稳,这也是于禁被坑的呀。。。。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