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被投诉,我还是要说,肿瘤标志物不适合筛查肿瘤,别再花冤枉钱-即使被投诉,我还是要说,肿瘤标志物不适合筛查肿瘤,别再花冤枉钱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鱼鱼鱼yu鱼鱼鱼鱼:所以要是想查癌症:乳腺方面查乳腺彩超,胃部查胃镜,肺部方面查肺部CT,肠道方面查肠镜,准确率更高,也少花冤枉钱。
  • StarTrek:曾医生您好,我是一名肝脏外科医生,我博士的论文也是肿瘤相关的。您的视频非常有意义,但我部分赞同您的观点。部分肿瘤标记物检测确实出现泛滥的问题。但是举例甲胎蛋白(AFP)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53%和93%,中国有乙肝患者8600万,丙肝患者1000万。都是肝细胞癌高风险人群。而且临床中发现许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有肝炎,而且高龄人群肝炎患者的比率更高。早期肝癌患者接受手术5年生存率可达40%~70%,晚期肝癌生存期往往只有半年。肝癌的早期诊断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在我们地方医院的实际工作中也有许多通过体检肿瘤标志物从而得到早期治疗的患者。此外,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也是主推的AFP【1】。虽然彩超,三期增强CT以及普美显MRI有着更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但是由于操作者自身能力以及设备问题,使用远远不如肿瘤标记物筛查广泛,并且也不能完全否定肿瘤标记物AFP的价值。虽然AFP的特异度只有53%,但是对于没有早期症状的肝癌来说,仍有无数的患者受益。您做科普视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片面的不充分的介绍,缺少数据以及文献的佐证。极容易误导真正有需要的人,可能今天就有看了您的视频在单位体检中取消肿瘤标记检查的早期癌症患者。在整个人群范围来看AFP特异度53%,但对于真正通过AFP获得早期治愈的患者来说就是100%,我们不能引导他人阻止对自身健康的追求。我希望您对您的视频做出更客观有意义的改正。 【1】.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10):929-946.
  • chenyusunrong:我是一个癌症患者,以切身经历证明曾医生说的没错。我每年都体检,体检项目包括了肿瘤标记物筛查。 但在2018年在一次去医院检查时,才查出癌症,肿瘤大小已经有8公分。属于中晚期。当时的主任专家直接指出了体检项目的不靠谱。 以下是这两年治疗过程中,自身随访检查,以及与医生之间沟通,得到的检查建议: 1,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建议40岁后每3年查一次 2,胸部低剂量螺旋CT,建议每2年一次(X胸片没有意义,不用做) 3,胃镜,两年一次 4,肠镜,五年一次 5,腹部彩超,一年一次 6,乳腺彩超(女性每两年一次) 7,宫颈筛查 8,前列腺筛查
  • 爱斯特拉岗:曾医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内容和指南一致,做视频还是严谨的,但这对于没有医学背景的大家来说,传达出的意思可能会误导。大家可以阅读2012年检验分会的《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建议》,百度可以直接查到。 肿瘤标志物筛查也是有用的,但是我不建议大家去体检科体检。这是我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要反驳曾医生。 1、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是推荐用PGI PGII做胃癌筛查方法的,日本已经用了很多年了。这个指南很简单,大家可以直接百度来看。 2、中国的肠镜胃镜医师是不足的,现阶段主要满足临床用,大规模筛查,胃镜医师资源根本不够,大家体检都做胃镜达不到,这一点也是指南为何推荐用PGI和PGII筛查的原因。 3、价格。单独一个肿标价格在几十块到一百多不等,多个联用才会大几百,为啥会多个一起用,就是为了提高特异度和敏感度。不能说敏感度的时候单个标志物单独分析,说价格的时候就说套餐的总价吧。 4、临床上有很多癌症患者是通过检查肿标知晓自己患癌症的,抽血还是比胃镜肠镜通量高,更好约上号,并且可以综合筛查。如果不做血检,那体检做什么?胃镜肠镜也很好,我很推荐,但其他的全身性CT也要做吗?要花多少钱? 5、肿标在诊断、预后、观察的意义还是很大的,筛查无非是成本高一些,不想让大家花冤枉钱。但是孕妇筛查的三体,各种罕见遗传病,弓形虫什么的,岂不是更是小概率?冤枉吗?对于各位的爸爸妈妈来说,癌症的概率可不算小,有条件查一查不算太冤枉。有一两项阳性不用太担心,不用花几万查个遍,过几个月再过来查查这个指标就行。 6、至于骗不骗钱的什么的,不想多谈,个人建议,大家做体检要去大三甲,不要去第三方体检中心,甚至不要去医院的体检科,直接挂号去临床。哪不舒服了,不要忍着,早点去医院。
  • 老东西萧三:检验科同仁报道,并不认同此观点。肿标本身分很多类,有跟踪的也有用于早期诊断的,寻找高特异高灵敏的标志物也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另外肿标本身是辅助诊断的检验项目,并无独立诊断的能力,但这不意味着没有临床意义。体检筛查是需要多方面结合,甚至还需要家族史,病史等综合判断,从来没有哪一项检查阴性就是没病的,阳性就是有病的。检查结果互补,综合判断,提高灵敏度,降低假阳性是我们共同追求造福患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