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红楼梦》上 1962电影 黛玉进府 读西厢 笞宝玉 劝黛题帕 闭门羹 葬花-越剧电影|红楼梦◆徐玉兰/王文娟◆1962全字幕◆掉妹妹始祖前世今生(持续更新徐王版红楼话题)含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葬花焚稿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Ashley迷路了:我来补充一些基础知识: 观赏这部影片,首先要明确,先是“越剧”,后才是“电影”。 因此,内容情节、演员选择、演唱技巧、服装化妆,首先、也是必须要从“越剧”而来。 作为戏曲演员艺龄至少20年才有可能技艺上达到炉火纯青,十几岁开始学戏,30-45岁是戏曲演员的黄金时期,而《红楼梦》中几位主演恰恰正值此龄,于原著和电影片的要求来说偏大,于戏曲舞台上则“正合适”! 主演均是越剧艺术流派的掌门、顶尖中的顶尖,技艺精湛自不必说,舞台扮相也是风流俊逸的。《红楼梦》自1958年在上海舞台首演开始,场场爆满,在国内外、在内地和香港都造成了轰动,是因为这部舞台剧太优秀了,才决定将它摄制为电影。到1962年拍摄此片时,饰演宝玉的徐玉兰40岁,饰演黛玉的王文娟36岁,放大到银幕上,不够年轻,不够漂亮,但唱腔醇厚,韵味悠长,仪态典雅,举手投足魅力无穷,实在是那些后来貌美者不能相比的。 拍摄为电影应该收敛一些夸张的表情,然而因为有演唱的形式存在,舞台表演的成分就不可能完全去掉,必须要遵从戏曲的规律,方能显现“越剧电影”灼灼其华。 先有对“越剧是戏曲”的基本常识了解,再从电影角度看,你会发现:场面调度、服装、布景、道具、剪辑、色调、光影,均表现完美,称之为“电影艺术"的精品之作也一点不为过。
  • 13762642:看了很多版本的红楼梦了,林妹妹们虽然大多形象漂亮却过度自怜。确实王文娟老前辈这一个林黛玉清高傲气到了骨子里
  • 思君不见下魔都:现在的影片都爱吹什么“红遍大江南北”,但红到这部剧上的影片真的没有。当年我可是复映后的第一批观众。当年那个情景啊,历历在目[喜欢]
  • 蜂鸟豆豆:玉精神,花模样,弱柳扶风,我见犹怜,人生之初见就惊为天人,永恒的林妹妹没有之一。
  • 年年已注销:好高清!流下激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