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logo十面权御-【双琵琶争鸣】《十面埋伏 VS 权御天下》—— 千年战场杀!杀!杀!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柳青瑶本尊:【改编心得】(第一部分) “这世间乐音很多,音乐很少。”——古代的琵琶匠人很早就懂得了这一点,突破乐音的界限赋予了琵琶无限的表现力。 1.【十面埋伏】《权御天下》是一首以三国世界观为背景的音乐作品,用《十面》的战鼓喧天、排兵布阵、号角激鸣以及紧张的战前气氛作为开幕,勾勒出一种“站在战场而追思古战场”的感受,直到一段激烈苍劲的号角(强摇指)戛然而止,猛然发觉已回到现实。 2.【白衣女与红衣女】青瑶在作品中分饰2角,白衣女主导主旋律叙事,红衣女以低音、拟声及变奏辅之。 3.【战场烟云】第一段主调,红衣女以一段“长轮指”辅之,故意同白衣女所奏主旋律相撞,旨在表现战场厮杀时上空弥漫的一望无际的硝烟与风声,硝烟中敌友难辨,就像这两条旋律,条理中又有碰撞。 4.【滔滔江水与战场之风】第二段主调,红衣女的辅调用了一遍食指摇、一遍中指摇。因为中指的力度比食指小,用以表现战场杀氛围下,“大江东去”江水涛涛渐远的意象与场面。
  • 柳青瑶本尊:【改编心得】(第二部分) 5.【明快的铁蹄】第三段用中音区和高音区同时奏响主调,展现出声音的明快、清脆,用以表现乘胜追击中追马匆匆的“铁蹄声”。 6.【短兵相接】第四段用“绞弦”辅之,同之前《采茶纪》中体现“恶霸掀桌”、诙谐又有点小嘈杂的绞弦不同,这个绞弦更具节奏感与张力,表现出士兵们短兵相接的金属之声,表现战事的激烈。 7.【千里追击】随着红衣女一段急转直下的旋律,开始了乘胜追击之路,在一段短**歇后,又一波追击逐步加剧!这一段用了“反凤点头+狂扫”,后辅以“凤点头+狂扫”的重奏,在突出主旋律同时,重点突出节奏性低音。 8.【反弹琵琶】在敦煌学中,“反弹”是飞天的经典艺术形象。那么在现实的琵琶演奏中也是存在的,它是将指法或组合指法反方向来演奏,比如这个作品中的“括”与“分”,“反凤点头”与“凤点头”。 9.【改编特别的结尾】本来《权御》的结尾同前奏的旋律一样,青瑶在演奏中随着自己音乐的情绪和世界观,觉得原先的结尾不够高潮,所以特别根据曲境和作曲规律生编出一段结尾:它以狂扫为手法,从高音区辗转至中音区、再一路冲向超高音区,将全曲的情境、氛围推向最高潮,最终仿佛落到跳跃的单音旋律,而后以一个华丽的“单音”收尾。
  • 柳青瑶本尊:【改编心得】(第三部分) 诚然,“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个硬单音仿佛就是一粒“顽强的尘埃”吧!一段战事就这样封印在历史的尘埃里,然而它也是钢铁一样的记忆,不论是否会被遗忘。战争卷入了无数生命与权欲,正如同歌词中所唱“阴谋、阳谋、明仇、暗斗,化作一江浊浪东流”,洪流过后,不论是否影响了历史的脉搏,或是否改变了当世的格局,三国都是一场令人惊奇的裂变,一场引得无数后人追寻的梦。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样的呈现方式,希望不光听到技艺,更能听出丰富的世界观呈现与想象!不论指法难易,我希望每次分享的不只是一首歌,而是一个世界! 说到这里,再给之后青瑶要发布的另一作——呈现西游记世界观的【京腔京韵版《九九八十一》】做个提前预告!!青瑶会化身正反两派角色,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带宝宝们感受你从未见过的白骨夫人!!敬请期待!!永远爱你们!![小电视_太太喜欢]
  • 柳青瑶本尊:请大家聚焦作品哈,改编不易,拍摄不易,呈现作品是核心哈。[小电视_害羞]
  • 陆二胡:这个作品我猜青瑶姐姐最多只用了两成功力!!![狐妖_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