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苟且偷生的最高境界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我就喜欢不喜欢我的你:人们总是幻想曹操刘备孙权,却不知自己只是曹操屠徐州时的百姓,刘备火烧新野时的流民,孙权剿灭山岳时的土著
  • 一闲zZ:儒家理想的失格病,却挂着老庄的门诊[doge]
  • 陶知府:过度庄重的儒教式微,极端任性的清谈大盛。一般文人以老、庄为借口而尽量发挥道家思想中的颓废倾向。同时这些人在著作与行为方面也极力地宣扬实行他们的主义。其卑下者,更以无耻为放达,以肉麻为有趣,乃至脱衣服,露丑恶,偷酒喝,挑逗女人,行同禽兽。无怪乎在西晋灭亡后,人们谴责玄学清谈误国!但有少数的人不甘于自暴自弃,陶渊明就是一个这样自爱的人,言行一致地服膺一种超脱人世的隐逸主义。陶渊明一反玄言诗风,经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平淡,语言质朴自然。东晋时代那些表述老庄哲理的玄言诗,虽然已几失去了文学趣味,也已不成其为诗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有在陶渊明的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做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陶渊明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真」与「自然」。这两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魏晋风流名士们所汲汲追求的,但是他们都没有做到。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没做到,阮籍没做到,此后会稽名士、中朝名士都没有做到。也许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又或者他们对「真」与「自然」的理解不同,他们走向的只是「佯」与「狂」。陶渊明不像他们那样放诞和极端,他虽有孤傲的性情,但更多一分理性的节制。钟惺、谭元春则说陶渊明「竟是一小心翼翼、温慎忧勤之人。东晋放达,少此一段原委,公实补之」基于以上论述,我们便可以回答另一个问题,即《世说新语》何以不收陶渊明?原因就在于陶渊明的表现与魏晋风流是有所背离的。可以说,陶渊明之所以伟大,并不在当时,而在于后人对他的发现与解读。 —节选自雷海宗《国史纲要》
  • 当往事随风变成一个丸子:那个时代,独善其身已是难如登天了
  • 菠萝仔不吃鱼:这个魏晋风和汉服圈边缘的魏晋疯根本不是一个意义,很讨厌现在男子袅娜作态的魏晋疯。挺悲催的年代,说得风流,实则被逼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