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加音乐_BiliBili-瘟疫带来的不该只有愤怒,还有反思与启示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希诺卡克D闪光剑:信不信等瘟疫一过,国家秋后算账完,风头一过,该吃野味的还是继续吃,该偷猎的还是继续偷猎。现在科盲太多,好面子的太多,有闲钱的太多,想赚黑心钱的太多。处理“野味文化”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年轻一代下手将其断绝,现在越严打就越暴利,越有人铤而走险。
  • 洛玉和华:可以说李医生具有预见性,但不能因他的预见性被印证,将没经验与先例可寻的决策失误作为给李医生要说法讨公道的说辞!就如地震,如没仪器监测与计算机分析作为科学预测,谁敢个人发布?不是权威,个人发布谁会相信?疫情亦是如此,单靠一个眼科医生的“预见” ,没通过科学分析与权威会商,能轻易发布? 第一个上报疫情的张继先是英雄,身患渐冻症而不离一线的张定宇是英雄,以老年之躯赶赴疫区的钟南山、李兰娟是英雄,武汉乃至湖北抗击疫病的医生是英雄,奋力修建两座专门医院的工人是英雄,危急时刻赶赴疫区的人民子弟兵是英雄,真正心存百姓的那部分官员是英雄,以一城牺牲换取天下安的武汉人民是英雄。 要知道,被训诫的医生有八名,某些无良媒体只盯着李文亮,无非是李医生情况最惨,最容易制造话题来吃人血馒头! 最早发现并按程序上报的是张继先医生,现在网上有人提起吗?李文亮医生在信息发布上的确是违规的,也被别有用心的人大肆利用。但李文亮医生坚持在一线抗击疫情,可当英雄二字。如今人人高捧李文亮,有谁知道和他一起被训戒的8个医生中还有谁?有谁还记得万千默默无闻而有真贡献者? 一个人被捧上他根本无法承受的“神坛” ,这就是有些无良媒体做得“好事”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 力挽狂澜者微功薄名,被舆论捧上神坛者世人共赞。 是非黑白颠倒至此,宁复何言? 呵 转自他人热评
  • 李愚sugar:老丝的想发与意识,包括思考问题的角度,真的都让我找到很多共鸣,先不说现实与否,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与思考模式。 就像老丝的上一个小英雄的视频,也与我有着强大的共鸣。当我听到小英雄辱华这个事件时,说实话在我心中首当其冲的不是无处宣泄的怒火,而是一种患得患失的惆怅与愤慨,我在内心会问自己:究竟为何,美好会变质呢?(但我当然是很鄙视辱华行为的,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华精神的自强自爱已深深植入到我的基因之中!) 就在这时,老丝为我提供了我想要的答案,那就是人文角度,去寻找根本原因。在这里,这种思考方式与意识甚至作为影响,真的要比那些随便乱喷,肆意在互联网上宣泄怒火的人要好太多。 真的只有这种思维才是最有益于社会,最有益于未来,最有益于未来人类增强自我,抑制本我的。值得我们学习![2020]
  • bili_344896570:武汉加油[加油武汉]
  • 鹿鹿鱼鱼my:李文亮医生的离开令人悲伤,可更令人悲伤的是他的去世成为了一些人借题发挥的谈资。“为人抱薪者,终冻毙于风雪”这是我看到最多的所谓“悲叹”,那么多人因此心寒,但是这句话与李医生是没有逻辑兼容性的。首先,李医生所代表的抱薪者群体在当下没时间也没功夫去心寒,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光和热。那些替他们感到心寒的不过是自己寒冷,希望抱薪的人不要离开不停地给自己抱薪温暖自己的自私鬼。再说抱薪者之所以会冻毙,也不过是因为只有享受他们抱薪而没有给他们抱薪的人,这些人平日心安理得诸多挑剔只会在他们失去一个抱薪者后感叹一句:社会不行,国家不行,为人抱薪者终冻毙于风雪。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离开,不应该是在风雪中,尤其是人为的风雪中。高中时我初读《离骚》有两句话我铭记至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才是属于每一个忠于职守为理想坚持的人的注脚。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开启民智,而当代键盘侠们和节奏大师们在微博里上蹿下跳则是用别人的生命来开启他们希望的“民智”,自己嚼着人血馒头却问别人人血馒头好吃吗?抱薪者的血可能比柴火更让他们感到温暖吧……对抱薪者的冻毙我们固然应当感到悲伤,但更应该捡起他剩下的柴火替代他成为新的抱薪者,人皆抱薪,何惧风雪?顺便将不愿抱薪却想得到温暖的人的嘴脸看清楚,再问一句,人血暖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