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该向农村学习-王澍的建筑学笔记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戴四为:王澍老师很有水平,也很有眼光,我很敬佩。但高水平往往会限制眼光。城市建设,不可能仅仅是“城市建设”的问题。 1. 按王老师理想的“半山半水半城市”,那么,兰州、西宁、西安,能否做到? 2. 王老师说“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价值”,“有价值”不代表有“保存价值”,所有的乡镇都必须保存吗?有多少有保存的价值? 3. 中国文化只包括“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吗?近现代中国能否在试错和渐进中创造新的文化? 4. 你想要的城市,别人是否想要? 5. 象山终究只能像梁漱溟的教育思路一样,只能是“试点”和“理想”。 6. 兼听则明,不同的建筑家思想都应该听取。
  • 四月吾语:去年看完了王澍老师的《造房子》,今年想去象山实地康康
  • 观察猫猫网:视频里提到的文村问题很多: 1.成本高。夯土墙的成本比现代建筑都高好几倍,如果不是王澍的推动,没人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2.布局不合理。房屋内部布局不符合现代人需求,房间狭小不能做独卫等配套,窗户的规格和位置也不利于采光。室内没有堆放农具的地方,室外停车不方便。 3.风格和审美。虽然保留传统文化是好事,但传统文化不等于土墙和碎石。同样在富阳,东梓关的白墙黛瓦就很传统,而且更加美观,成本也低。
  • 不吃香菜的阿强:不得不说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是多元的,文化也好,建筑也罢,适合才最好。城市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是经济发展推动下必然推动的趋势 。 王老师在这样一种趋势中,主张发扬传统文化,保留自己的文化价值,很值得我们敬佩。同时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在城市化的主流下,少一些西方的建筑形式,多一点自己的文化注入,能不能打造出适合中国乡镇发展的道路?
  • 德云社大管家:https://mp.weixin.qq.com/s/rEL_je7JNNWQr41HoTiO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