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太软了》北京电影学院21届毕业联合作业-《床太软了》北京电影学院2020届毕业联合作业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好强大的气:咬着牙看了下来,难受,但不是因为压抑,是因为太难看了…… 标本化的人物、生硬的剧情、空洞的诉苦、枯燥无味的视听语言……人物的设计需要与环境产生联系,最好是内摄外化相互影响;剧情需要有催化、冲突、转变,人物外在行为要由内洐生而出才会合乎情理;主题的探索过于表面,甚至连防御机制也未能越过,实在可惜;视听语言就不说了,投影另一部电影来直接表达真的太懒…… 看了很多评论都在称赞,但其实他们不是真的在称赞影片,而是在痛惜有着相同困境的自己。 其实这个水平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是很不错的,但毕竟这是作者的专业。B站在回复栏提示我“发一条友善的评论”,但我觉得提出问题,对于专业毕业生来说才是真的友善。 [tv_doge][tv_doge][tv_doge]
  • 感觉被愚弄的杨三刀:现在的影视作品里面已经没有穷人了
  • 香香慧慧:我们的生活明明是越来越好的,但大家似乎总是没有满意。 北上广的隔断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小时候我就住一个单间里,既是卧室,又是厨房、客厅,还养着一家的生活来源——鱼。厨房和床只有一个帘子遮挡,做饭时房间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油烟。养鱼又需要整天开着增氧泵,吵且潮,曾经还在家中的杂物里还发现了一窝刚刚孵化的小蛇。 后来,我去了上海找工作,第一个租的房子是和另外两个女生合租的老弄堂里的一个单间,虽然八九个人公用一个卫生间,三个人公用一个卧室,但是也没觉得有多痛苦,反而留下很多开心的回忆。后来我租了一个一楼北向的隔断间,再后来是一个南向的毛坯单间,再后来是自如装修的漂亮的单间……现在结婚了,我们俩依然没有房,依然租着单间。自如的房子,我觉得已经很干净漂亮了,而且现在室友退租了,我们俩花三千多住着售价五百多万的房子,感觉赚着呢,很开心。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居住条件一直在变好,从始至终我都没有因为没有房子而感觉痛苦。我觉得人们之所以感觉痛苦,是因为我们的能看到的世界大了,和王思聪们比谁过得不苦呢;还因为有人把新婚夫妻在城里拥有一套房当作标配,一旦自己达不到,就感觉自己活得太憋屈。可是真的不是这样呀!直到我上大学,我们家才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拿了房子就没钱了,装修都是一边挣着一边装修的。因为我们不再需要父母养育,渐渐家里也才有了余钱。房子从前不是小夫妻的标配,现在应该也不是。 社会在发展,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生活是在变好的,但我们的幸福感似乎在降低。 我觉得,整个社会似乎有种让人感觉更焦虑的氛围,我们的情绪被裹挟着,我们“应该拥有”的东西也太多了,以至于怎么努力也够不着,所以好痛苦。我有时会特别想在大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闲下来就在网上看房子,或者是算自己得找人借多少够首付,得涨多少工资才够月付;或者是感慨,靠,这么破的房子居然要这么多钱……然后,一天就虚度了。有时我又会反思自己,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好的房子吗?《瓦尔登湖》上说,人们之所以终日忙碌,是因为他们在追求奢侈品,想要住像皇宫一样的房子。嗯,我感觉我们对有些物质的追求确实越来越奢侈。终日劳作于不喜欢的工作,挥霍挣来的钱,购买不必要的东西来安慰因为工作而疲惫的心灵,第二天又要去工作来补充亏空了的钱包,如此往复……
  • 被盐腌了的鱼:弹幕里面有很多人都说不理解男主为什么执着于那套房子,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从标题不难看出,这套房子的床很软,也就象征着男主最初的美好梦想——给女朋友一个温暖的家。但是与此同时,男主又是一个正赶着考研的人,他没有那么多钱来租下那个床很软的房子,女友明白这个,所以一直在拖,直到最后为了逼男友放弃提出分手。我觉得吧,女友在剧中一直在扮演一个代表理智的角色,或者说代表着这个社会普通人的想法,所以在最后她把男主费心费力弄的家具打乱,打翻,只是为了叫醒男主,不让他再继续追逐他那个遥不可及的“愚蠢”的梦想。最后的ED里也有放男主女主去家具店里,他们看到了一个躺在床垫上的人,所有过路人里面,只有男主停下来为他祈祷,或者说心痛。因为他实在太像以前的男主,也因为,这个床太软了。床代表着最初的美好梦想,就像小学时单纯的说出来的令人发笑的“理想”但是到最后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过上和自己最初的理想中的生活一样的生活。最后,男主还是决定妥协,来到了二三线城市,决定在女友的帮助下考研,租个便宜的房,考研。 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最初的时候都有棱有角,但是生活最终会磨去我们的棱角,让我们不再锋利。因为这个社会,不需要锋芒。
  • 西风斋主:同样的年纪,他们只能住隔断,而一些人不知道什么是隔断。[tv_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