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打码-宽带(高)-细读经典 100: 百期大活!近4个小时的华语史诗巨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取个正常的ID:说实话,老张的盘点重点都没提到,山东杀哈尼是因为小明的一任男朋友是眷村的老大,山东是为前老大报仇,小四老爸被抓进去拷问是因为之前拒绝了汪狗的“生意”,只是给他个下马威,父亲却不愿相信,从一开始汪狗就一直说能帮小四升日间班,帮母亲转正却一直没做成,就是一直在暗示父亲,这些却是死正经的父亲所一直没能理解的。 小明不就是当时的台湾,小四就是当时迷茫的台湾人民吧 这部电影虽然四个小时,看的时候却一点也不长啊,最喜欢的镜头是,电影拍摄基地光与影之中小明
  • 洛洛微西:我在等赵本山[妙啊]
  • 色令眸溺:第一,电影没有说小明多么多么漂亮,up也强调了一个人受欢迎的程度不仅仅与颜值有关,那些反反复复说女主不漂亮甚至丑的是听不懂人话还是没教养?哦对不起两者都是[OK]
  • 里哥老弟:老张公众号:不知不觉,《细读经典》栏目已到了100期,三年前刚开始做时,我曾信誓旦旦说每期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某网站编辑给我的建议)。 现在,真香。 我确实没想到三、四十分钟的视频大家也能接受,于是就越做越长,此前《细读经典》最长是48分钟的《色戒》。 100期,我肯定得整个大活,上张震! 杨德昌是我最热爱的华语导演之一,他有着强烈布道意识,但精神核心又不是西方宗教,而是东方儒教,如果评价一个导演说教,那往往是贬义,但我就是特别喜欢杨德昌说教,他简直把说教上升成了艺术。 杨德昌的每部电影,都在表达礼崩乐坏,从早期《海滩的一天》到《一一》,《独立时代》的英文片名直接叫“儒者的惑”,杨德昌对这个富了,但礼数全失的世界极其不爽。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他耗费心力最重,同时对观众最不友好的作品,近4个小时的片长就劝退一大半,再加上N多长镜头,复杂的叙事,中途犯困是大概率。 但如果你愿意细细多看几遍,就会发现《牯岭街》的牛逼之处,它的信息量不亚于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小到少年心境,大到时代波澜,都被浓缩在“短短”四个小时内。 人们经常说“电影感”三个字,那到底什么是电影感呢?杨德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就是无论什么情节,都不要全部披露,要留白让观众自己琢磨。 《牯岭街》之所以不太好懂,正是因为这种策略,很多事件都是只有两头,中间略过。随便举个栗子,二哥为帮小四赎回手表,去217赌球,然后直接转到被老爸暴揍,至于打球过程一个镜头都不给,再通过三姐的口暗示赌赢了。 很多事件这么掐头去尾整合在一起,观众自然很费脑子,可一旦你想通了,就会惊讶于杨德昌的巧思,我写稿子的时候就琢磨,也怪不得他只活了60岁,这种剧本太耗费心力,杨德昌真是活活被累死的。 我就不多说了,大家看节目,这期时间和人物纵横交错,可能需要点耐心。(我相信你一定有)
  • 蓝blueblue丶丶:在这种史诗级别的电影里,很多弹幕不是在讨论电影的剧情、背景时代、人物关系等等,而是酌情于小明是否漂亮,看到这些SB弹幕就好比自己在欣赏美食时,却有人在讨论屎尿屁一样,让人恶心。这种人真只适合去看青春偶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