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基础研发几十年,市场成果看不到?高校的科研经费都去哪了?-【36氪】基础研发几十年,市场成果看不到?高校的科研经费都去哪了?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新垣结衣大好: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是最搞笑的,毕竟成功是在失败了无数次之后才有几率出现的,只要失败的合理合规就行 不少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念头阻拦了出成绩,马斯克的火箭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砸出来的吗
  • 云歌___er:还得是教授会挣钱,各种经费吃回扣,回扣的钱创办公司,研究生的研发成果就是公司的专利,研究生就是免费而高效的劳动力。两年前他一身朴素方框眼镜头顶脱发,两年后他西装革履开着轿车去做植发[doge]
  • 帅气的小张飞:中间有一段说的很对,欧美对于科研的投入已经深入到了人。而我们还大多主要在实验设备上。 现在读研有几个搞得非常好的,也有读博的理想,但是因为每个月的津贴刚够吃饭,只能被迫放弃。 现在实验室想要个设备来测个东西的性能,一直搞不到……经费不够,附近的学校也都没有打听到,真的搞。
  • ILovedCensorship: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说读博吧,美国硕士毕业找工作还算比较容易的,本科毕业就找工作的就更多了。读书对他们来讲是需要读才读,不需要那个知识就不读了,所以对大多数本地人而言没必要读博。看学校里的TA基本只有印度人和中国人,因为他们要靠全奖生存。
  • 酱猪蹄子:研究生干着打工人的活,却还是学生身份,导致明明是科研主力和实际参与者,却仅仅得到一点点补偿,没有真正的收入。许多博士生二十七八岁仍然月入三千,在大点的城市只能说苟活。何时将博士生和德国一样,作为工作岗位,既有利于提高研究效率和安心,又能保证博士生得基本问题。毕竟已经2023年了,变化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