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经典 20: 真正的抗日神片《鬼子来了》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毁和毁:“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鲁迅《灯下漫笔》
  • 热评说的错:关于《鬼子来了》的审查意见 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 你公司送审的合拍片《鬼子来了》已经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 审委会认为: 影片没有严格按照电影局《关于合拍片<鬼子来了>立项的批复》(电字【1998】第302号)中的意见修改剧本,并在没有报送备案剧本的情况下擅自拍摄,同时又擅自增加多处台词和情节,致使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唯一一个敢于痛骂和反抗日军的还是个招村民讨嫌的疯子),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而突出渲染了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的猖獗气势,由此导致影片的基本立意出现严重偏差。 多处出现污言秽语,并从日本兵口中多次辱骂“**猪”,另外还有女性的*露镜头,整体上格调低俗,不符合《电影审查规定》的标准。 影片片名须按电影局多次要求重新选择。 影片须在参照附件认真修改后,重新报请审查。
  • 城山当麻:9.我为什么不在影片中让中国观众痛痛快快地“打”鬼子?   姜文说:拍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改变一些抗战题材的“老片”可能会给人,尤其是给日本观众造成的一些误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那些片子都是很好的,确实起到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但这些电影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这些老电影被日本人拿到日本去放,并以此教育日本的年轻人说:你们看,中国的老百姓哪一个不是间谍,他们哪个不是不穿军装的军人?既然他们“全民皆兵”,我们就可以对他们“全民歼灭”。于是,我们的这些老电影成了他们掩盖当年屠杀中国平民的把柄。但事实上,那时候我们并没有“全民皆兵”,那只是我们的一个理想。而我们现在拍电影,就再不能给日本人这种口实了。我觉得通过拍一部电影过嘴瘾是容易的,而且往往能很急功近利地讨点好,但是事情过去之后既不起作用又不能使观众真正进行思考。我拍《鬼子来了》就是试图让观众明白,如果想避免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段不愉快的历史,除了过嘴瘾还有什么办法。我不敢说《鬼子来了》给出了这个结论,事实上我一个导演和一部影片也做不到,最高的理想也就是有个方向吧!   10.我为什么不相信日本人的“友好”?   姜文说:在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的交往过程中我发现,日本右翼分子、反华势力、否认战争罪行的大有人在,并不像我们常说的那样是一小撮,只不过在那里上蹿下跳的是一小撮。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等于没有正视日本这个强大的对手。另一个不好的倾向是:我们有些文艺作品经常替日本人向中国人谢罪。 而事实上不肯谢罪的日本人是一大撮,我们为什么总要用那一小撮谢罪的日本人来麻醉和满足自己呢?《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中有几位日本演员,他们以前看过我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很想和我合作,报酬都好商量。但是看了剧本以后,他们有抵触情绪,拍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发生辩论。这批30岁左右的日本演员代表着日本的中坚力量,通过这部电影,我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们一些比较极端的想法。我相信将来这部影片在日本上演时,观众也会像这批演员一样有所改变,至少对自己以往接受的看法有某种怀疑。
  • ★无限恐怖★:姜文的《鬼子来了》没能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查,曾引起众多电影界业内人士的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立场有问题”。
  • 乏了的涎水:看了这期的弹幕,真心觉得这期不适合投稿在这里,大部分弹幕的观众都还太单纯,眼里只有纯色,不符合的就要斥责,要嘲讽,这部电影对他们来说冲击太大了,他们目前可能还没做好消化这么复杂的人生的准备。希望不能接受的观众不要为此钻牛角尖,生活是多样性的,如果你想把他活的纯粹,对你来说他就是纯粹的,不想接受的东西宁可暂时搁置,以后再做打算,也不要草草就认准大是大非,一通到底。

http://acg.ibilibili.com/cms/yirenzhixi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