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十国11丨新加坡】李家坡?东盟首都?中国时代依旧躺赢?-【东盟十国11丨新加坡】李家坡?东盟首都?中国时代依旧躺赢?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ShuongYoung:新加坡打工人来提供一些社会和生活的视角。 新加坡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地方小,即使人口密度超高,人口总量也依旧算不上多,对于本地人来说竞争压力不大;第二,大家长式政府,对于公民来说住房教育工作这些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政府都已经包办了,所以本地人的生活和思想都很安逸,有时候也很幼稚,有人调侃“新加坡盛产巨婴”;第三,有秩序,新加坡政府不但管大事,也管屁大点的事,比如禁售口香糖,比如下雨的雨水理论上不可以擅自收集,导致部分本地人对规则的遵守近乎病态。 这些特点,叠加上新加坡政府一贯的实用主义态度,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无聊:一种绝大多数长期生活在新加坡的外国人都会认同的无聊。迷你的人口体量本身就不足以产生足够多的创新与变数,本地人安逸的态度又让他们懒得去寻求改变与刺激,政府的事无巨细和深入本地人心中的规则意识让整个社会逐渐失去think out of the box的能力,最后再加上政府的实用主义并不鼓励一些“无用”产业的发展(比如文娱),整个新加坡社会显现出的是一种光鲜亮丽下的死气沉沉。 不可否认的是新加坡提供的这种安稳正是很多人追求的生活状态,加之新加坡整体很高的生活质量和温和的气候(当然气候也很无聊),某种程度上它确实是理想的移民目的地。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在考虑所谓润的话题时,单看到新加坡表面的闪光点,那些漂亮的经济数字和中介疯狂的宣传,却很少去了解新加坡社会真正的内核与风格。而事实上呢?刨开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日渐上涨的房租,单单是“无聊”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但讽刺的是,冲着新加坡的华丽而润出去的人,即使感受到了这种无聊,也很难再鼓起一次勇气放弃那些已经砸下去的沉没成本,只能是被那个社会裹挟着继续生活罢了。
  • 岁月如飞:犹太人用尽全力,建立了一个小小的以色列,爱之如父母。很多华人拥有中国这么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的母国,却反而恨之入骨,恨不能自己母国马上爆炸。确实是匪夷所思。 要犹太人拥有这么强大的母国,在国外发展的时候,心里都会有更多的底气。
  • 说666的闲鱼:我大姨夫的爸爸就是个精神新加坡人,大约十年前吧,终于如愿去新加坡旅游了,在人家公交车里面大声赞扬新加坡怎么怎么好,比中国强太多了,结果人家乘客报警给抓到警局去了[笑哭]当时听到真是震惊,知道随地吐痰要被鞭刑,没想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也会被抓
  • 临枫夜语:感觉小王的个人观点都很中肯;[妙啊] 我大学基友群里,好几个一直在说润,说了几年了; 我认为润不润是身价千万或者有技术能力的人才需要考虑的,虽然不赞同,但这也毕竟是个人选择; 对于普通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清醒认知,没钱、没能力还不思进取去哪感觉都一样,润出去反而背井离乡,别人还不把你当自己人; 反观中国近二十年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政府大部分的决策都有其前瞻性和大局观,作为普通人更重要的是多去提升自己,观察并思考; 比如现在很多人说房价高,那房价为什么这么高?和94年分税制改革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这个政策国内现代化建设推进会这么快么?万吨小渔船会这么多么?这些万吨小渔船对去美元化和一带一路有什么积极意义? 多讨论、多观察、多思考,抱怨没有任何意义[打call]
  • p夫之勇:来了新加坡十几年了,有一个肉眼可见的观察是中国的崛起确实能切实地改变一些东西:比如本地人对中国人的商品就肉眼可见的印象变好,从最开始的low,质量差到现在的性价比高,好用,中国的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已经在越来越多新加坡人里变得越来越普遍了。以前新加坡公交都是北欧或者德国的牌子多一些,在新能源时代已经有byd和yutong进来了,而且路上也在跑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交试运行,为2030年全面替代为电动巴士做准备。 现在就等家用车全面进攻新加坡市场了,作为全世界最贵的铁皮,你很难想象现在新加坡卖车主力还是国内的三大妈,卡罗拉,轩逸之流随处可见,BYD现在已经来了但是还没铺开,只进了元plus已经爆纱这边普通车型了,希望将来能多一些国产车过来,尤其高端的,给本地人知道两本的车现在已经多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