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着艺术-一个民哲吃烤鸭时写了一篇哲学宣言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夏津晋:房间好乱hhh。 我超喜欢房间齁乱但我又能找到东西的感觉 乱中有序
  • 后调儿:怪不得一老师每次拍视频背景都要黑糊糊的[doge]
  • 大家做栋梁:我跟你对“圈子”的看法很一致,对任何“共同体”都保持警惕性,尤其是当这一共同体想要逼迫我有某种统一立场时,一般都会立刻逃离。
  • Mercury23333:看完视频大概有几条想法: 一是在提到对前人大幅引用的劣质评论时,我觉得这里up主措辞过于严厉了。人为什么一定就要思考艺术和哲学呢?就连up您也在先前的视频中表达过想要成为一朵云的期许。 我想任何人天生都没有探索哲学的使命,“我们”大部分时候需要的只是“他们”的一些简单的,说得过去的想法、思考和处世方式。“我们”是否一定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聪明”人呢? 当然我也赞同up主关于“圈子”和“分类”的一些观点。但如果拾人牙慧只是为了表达自己所赞成和实践的处世哲学,而非拉帮结派,我认为这种行为无可厚非。 第二点则是“民哲”一次让我不由得想起“民科”。科学共同体可以说是“黑话”比较多的一个圈子了,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排外倾向,对于所有的“民科”都是一棍子打死。 比如麦克斯韦方程组,一个人需要学习完微积分,电磁学,并接受世界上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叫做“场”的物质之后,才能真正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含义。 所以对于所有试图推翻电动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民科”,只要其没有系统学习过那些前置学科,“科学共同体”都拒绝与之对话。这似乎显得比人文社科更加不近人情。 然而这种不近人情的背后实际是有一些信念在做支撑:“科学共同体”坚信物质世界存在客观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定量的刻画。 这些信念,“科学共同体”内部也许有一些逻辑自洽的论述来证明其合理性;但外人看来,这些信念可能更接近于迷信。不过“科学共同体”通常也不关心外界的看法。
  • 枝江大学哲学门:关照个人,生活本身。哲学的深刻不是概念的纵深,而是如何能更好的生活,不依托生活来学习哲学,那已经比庸俗还要无意义。[爱心] 如果哲学是对欲生活的关照,艺术就是一种在生活中不断的超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