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重制3.0-造谣者是蠢还是坏?探究造谣的背后动机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清漪日落黄:小勋已经没有地位了[tv_doge]
  • 穿连衣裙的修车老爹:那个丧尸笑死我了
  • 蜡笔和小勋:最后本来有一段对于信谣传谣态度的言论,发之前剪掉了,但是左思右想还是放到总结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长按给个三连鸭! 谣言的三种类型 1.夸大危害 比如哪里哪里封城了,哪里哪里出现了大量患者,还有视频言之凿凿地说人变成了丧尸,直接吐血而亡 2.制造仇恨 比如武汉人又到哪儿哪儿乱跑了,湖北人不仅不上报隔离还到处参加聚会等等 3.提供希望 比如某某神药可以治病,某某措施可以提高抵抗力,美国研究出了特效药要跟中国分享 这三种谣言的类型其实也是战争时期谣言的常见类型 换句话说,只要在局势恐怖动荡的时候,主要的谣言就是这三种类型 并且,永远是第二种“制造仇恨”的谣言占据主流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最近WB的谣言,似乎也可以完美印证这一点 为什么是这三种类型呢? 因为这三种类型的谣言反映了在这个时期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谣言是我们完全的主观情感状态的投射。简单说就是,我们想什么,我们就会信什么,就会说什么。每一个编造和传播的谣言,反映的都是当事人内心深处的东西,传达了当事人的情感目的 丑闻的背后是性需求,恐怖威胁言论背后是焦虑,白日梦谣言背后是渴望,诽谤背后是仇恨,等等等等 所以,奥尔波特认为,谣言本身可能成为非常好的性格测验,在一个人所讲述的内容中,有关他个人性格方面的东西可能远远多于他正假装讲述的这一事件 谣言强度的公式R≈i × a 其中R代表谣言的强度,i代表事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a代表信息的含糊程度 放到个人身上也是如此,对于你感兴趣并且不够了解的事情,你就更容易相信谣言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说要加强信息的通畅透明程度 但是想要信息通畅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每个人的理解力、学识、经历全都不一样,信息解读方式也完全不同 可能对爸妈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学习训练,无法判断一些非常不科学的谣言;反过来对我们来说,不容易相信明显反科学的言论,但是对于其他事情,比如是否有武汉人乱跑到迪士尼导致迪士尼封园,也确实是很难判断真假的。想想我们小时候,不也被“马化腾今天生日,转发10个群拿Q币”耍得团团转吗? 所以信谣传谣固然不正确,甚至会带来一些危害 但是一味指责别人信谣传谣,说谣言是源于蠢笨,而不去做正向的事情改变现状,多多少少也有些理想化 毕竟,“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 蜡笔和小勋:说说你们差点被骗到的谣言吧[doge]
  • 星星泪海底花:谣言的三种类型:第一种夸大危害 第二种制造仇恨 第三种提供希望 实质:主观感情的投射 流传的影响因素:兴趣 信息的含糊程度(快夸我我是课代表[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