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中国】“炎黄”起源的推测,与文化上“早期中国”的形成-【史前中国】“炎黄”起源的推测,与文化上“早期中国”的形成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ahwoahwo:因为中国古史记载甚至民间传说本来就很严肃,有历史事实可循。铸鼎原、禹会村这种听名字就知道肯定有故事的地方,果然就挖出来上古遗迹。 把考据和考古看成泾渭分明的两种东西,源自近代疑古派全面学习西方考古科学方法。一方面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古史研究过于看重考据,缺乏考古的文物证据支撑。另一方面也是当年全面西化的历史浪潮。所以疑古派才提出矫弯过正的研究路线。 不过古史研究和考古学本就并非无源之水,随着巨量遗址文物的发现,印证了古史记载的准确性,那么将两者联系起来交叉验证才是正确的研究路线。 只有像其它本就不存在严谨的历史记载的古文明,才会存在民间传说和考古发现严重不符的问题
  • 奶龙:UP主的系列视频做的很好,不仅讲解到位,而且资料翔实,更结合了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让人耳目一新,我一定要狠狠给你点赞~~[打call][打call]
  • 务实戒虚:一般认为“炎帝出自姜水、黄帝出自姬水,炎黄同源,黄帝葬桥山”的说法是周代时人们给王室姬姓、外戚姜姓贴金而附会出来的,因为这一记载和所有其他史料所提到炎帝黄帝的活动范围、关联族群(尤其是炎帝的活动范围、关联族群)严重偏离,而且考古发掘表明公元前26世纪左右姜水、姬水、桥山一带的人群从未对其他地区产生什么政治影响。姬水、桥山正好在豳地附近,姬水、桥山应该只是周人的近祖所在;而姜水直到商朝晚期仍是羌人地区,如果公元前26世纪此处出现华族祖先,应该姜水一带会长期是华族地区才对。早期史料里根本没提到黄帝姓什么,“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 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这话明显是指黄帝有后代姓姬而自己不姓姬,而史料中所提到继承黄帝衣钵的长子长孙次子次孙比如玄嚣、昌意、高阳、高辛,要么不姓姬,要么没被提及姓姬。炎帝定都于曲阜、陈,炎帝号历山氏,伐补国、遂国、夙沙氏,蚩尤出自炎帝家族或是炎帝之叛臣,少昊也是炎帝之臣,蚩尤出自羊水且活跃于青丘、涿鹿(在彭城南),曲阜、陈、历山、补国、遂国、夙沙氏、羊水、青丘、涿鹿均在山东一带,很明显炎帝、蚩尤都是东夷族。一些古籍说姜姓有两个不同来源,一个是东夷族姜姓,与神农氏、羊水有关,另一个是羌人的姜姓,与姜水有关——或许,都正好出了姜姓才是神农氏被联系到了渭水流域的根源。
  • 敲键盘猫爪:前段时间听了中科院线粒体研究所的讲座,认为m122先到达江浙平原,特别是长江入海口,从那里进入了今天的河南裴李岗,从现有的考古证据上看,中原地区的文化应该是南方过来的。
  • 存条硬爱:不知道UP知不知道知乎有个石头布,他的华夏北来说和龙玉崇拜 华夏会不会是从南方进入中国,然后在寒冷的高原边上停留了很久,气候温暖时才进入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