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是“法外之地”吗?“三观”是否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文学创作是“法外之地”吗?“三观”是否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神学大全:“您投稿的作品涉及到敏感话题,暂不予以通过,请修改后再次投稿。”
  • 一个青椒500:感觉文学作品作用应该是用“个案”揭露剖析一些事情,引起人们对伦理道德的思考,所以写三观不正的人物事件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一点就是现实中的人不能拿文学手段掩盖甚至宣扬背德行为,觉得是现实背德事件的遮羞布。
  • 呆機:有的书的确不适合三观未完全建立起来的人阅读,“阅读是有门槛的”。不是所有的书拿来就可以读的,而且书籍的阅读和人的年龄阅历也相关,老话说“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就是表达的这个意思。 小时读不懂鲁迅,大了看的泪流满面。生活阅历不足时去读《活着》《局外人》是体会不到这两本实际表达的是对生活热爱的两种极致。阅读量不同、阅历不同的人对《易经》理解也不一样,看不懂的以为是玄学,略知一二当作忽悠人的工具使用,看得懂的人一般极其低调(所以我自知看不懂)。 扯回主题,举例中的《洛丽塔》一书便是如此,你很难说它不会对三观不健全的人没有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三观健全的人是带着警醒的态度去阅读的。
  • 无名野人:三观正确这种说法是最扯淡的东西,因为三观这玩意从来就没有什么永恒的正确。它甚至经常是保守、反动的,而身在其中的人根本认识不到,就像逼死祥林嫂的那些人,如果他们知道三观这个词,大概也会标榜自己三观正确。一个人如果只会用三观来评价艺术作品,说明这人是最最庸俗无知的人,因为他们除了靠这东西来维持优越感,真的是一无所有,根本没有能力去查看更多的维度。从这一角度来讲,我倒是觉得文学艺术确实存在门槛,但不是生理年龄的门槛,而是学历和通识知识多寡的门槛。
  • 一片雪花飘呀飘:杨老师,你每次都放出来这么多真的OK吗[笑哭]? 课程试看那里只有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