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妍:《长安十二时辰》那一年,唐朝发生了什么?-李碧妍:《长安十二时辰》那一年,唐朝发生了什么?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一只阿璞:天宝三载,李白做《梦游天姥吟留别》,成为了高中新教材的重点篇目哈哈哈[微笑][微笑]
  • 佛系青年贺怼怼:李碧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中西书局编审,青年历史学者,专修中古史,其专著《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被认为是中古史研究领域划时代的一部历史专著,豆瓣评分9.1,李碧妍也凭此获得“第二届普隐人文学术奖”
  • 我愚蠢的欧豆豆啊:个人不认为十二时辰是烂尾,个人认为,所有人被所谓小人物玩弄于股掌,正是反映了唐玄宗过于自大没有重视小人物(军人、贤臣、蕃镇),他骨子里是觉得自己神通广大的,觉得任何人翻不起风浪,结果呢?结局很讽刺。 其次,好人没有好结局,不必愤愤不平,也许这就是盛唐式微的缘故之一。在那个年代,也许有更多的“好人”“能人”下场凄惨。 最后,几个主角的后续并没有好好交代,在我看来,这是在说主角没有未来的意思,人物是时代的映射,那个时代没有未来了,遗憾。 长安十二时辰的结局就是这样残缺的,遗憾的,郁郁寡欢的,危机四伏的,让人对盛唐多了更多的惋惜和不舍。一个电视剧做到这一点个人认为挺难得了。
  • 紫微宸:从“观天下”到“观学院”,看了这么多期讲座,针对弹幕环境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 1.一个好的研究者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演说者。 本科阶段以上的各学科研究基本上都进入到学术前沿领域,从此出身的学者,他们的大部分成果都是在长期枯燥的文献阅读、反复实验和个人阅历的完善中得出的(非其如此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学者),因此大多数人并不能从实验室和研究所出来就直接转换成讲解员,他们也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来专门磨炼语文和说课技巧,在语速、语感等方面不甚专业。所以请大家意识到这一点,予以理解和包容。像金政委和袁老师这样在对接公众方面做得很好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他们有长期宣讲的经历,成名之后也会专门花时间在知识普及上,所以不能以此来苛求所有受邀演讲的嘉宾。 2.关于普通话和读音问题。 主要活跃于B站、能在观察者网账号下遇见的各位,大部分都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但是有资格登上讲台演讲(单方向信息输出)的,至少也是80后了,更强调积累而非天才的文科类学者年龄更是要偏大(历史学界的著名玩笑,不到60岁均可称为青年学者),像这次讲演的李碧妍先生已是难得的青年才俊。这种年代差带来的是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其中也就包含了发音问题。 拼音教学是在小学早期完成的,担任此任务的都是最最基层的教师,很多年轻人(包括我在内)是意识不到数十年前的拼音教学状况是十分艰难而又参差不齐的,再加上声音难以用纸这样廉价的载体发往全国各处,所以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教师对于普通话发音的把握、对于汉语拼音方案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这导致老一代人很容易出现整体发音不准或者个别字词始终发不对的问题。这一点还要互相理解,只要字音不是对演讲主题有重大影响的,不必太过较真。 至于古文献中上古、中古汉语发音的问题那就更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在弹幕里解释清楚的,涉及到文字、音韵、训诂等复杂的考证。现行语文教材为了方便初学者,在注释中一般采纳一种较为主流观点为争议字词注音,这不一定就是唯一正确的读音。所以碰到和自己学的不一样的,自己去百度求证,稍微在弹幕里质疑一下不无不可,吵来吵去就没必要了,以纠音来卖弄学识则更是无谓。
  • MCQ臻胤:快把金灿荣的视频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