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叔本华也快乐?-叔本华也快乐?除了欲望的满足,我们是否还能有另一种快乐?除了功利的追求,我们是否还能有另一个生命的境界?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余明锋的哲学课:初夏的夜 风,有天使的力量 掀起魔鬼陈旧的面纱 月光下脚步带着韵脚 落入江水的面容 我在波光望见焰火的真相
  • 失珈公主姜柚恩:课代表已就位!签到表放在这里了[给心心]
  • 多学习再发表言论:叔本华的美学观点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他对音乐的这一艺术的重视,他的艺术观和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艺术的分级有许多不同,康德认为音乐在艺术中属于相对低级的存在,诗学创作被高度重视,叔本华却认为音乐艺术效果是最为强烈的,它无视了现象界而直指理念本身,音乐和理念都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它可以抽象的表达情感自身,这是其他的艺术所不能达到的,对音乐的鉴赏是除了极端消灭自身主体性(结束自己生命)以外的最优的解脱人生痛苦的工具。(囊括在美学这一门类之下)
  • 狛狛狛狛狛狛狛大狛爵:老师讲的很好,其中的哲学逻辑线索十分清晰——不过在我看来,老师所强调的(或者是老师复述叔本华所强调的)审美的“非功利性的快乐”难道真的是“非功利”的吗?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妙的音乐也无济于事”,事实往往也的确如此。那么,人的“音乐感”从何而来?它只能从功利的生活中来。人年少时往往不懂艺术,是因为没有经历足够多的生活,尚且没有被功利的世界折磨过,所以甚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随着成长,并且主要是指在功利世界中磨砺成长,才会“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功利世界的无奈、反抗并返璞归真、大道至简之意尽显其中。审美的快乐虽像那雅致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但若是没有淤泥,莲花又何以诞生?何以维持绽放?何以生生不息?老师批评说家长出于功利性的技能学习目的让孩子学艺术是与美育相背的——然而当一个人还只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又怎么可能真正理解艺术呢?如果一定要等到一个人理解了艺术才应该学艺术,那么艺术必然会灭亡——因为只有经历过功利的生活才能理解艺术,然而届时大多数人已然再无精力学习艺术。同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审美个性化现象也是因为每个人所经历的功利生活不尽相同;而若是存在不生发于功利的审美,那么又何以解释世上如此丰富多样的审美艺术理解? 因此,审美、艺术与其说是“非功利”的,不如说是对功利本身的扬弃,是对具有“异化”性质的功利的扬弃。审美快乐的意义既不应该、也无法被夸大,审美与功利的对立不应该割裂,而应该在彻底扬弃了异化的“自由王国”实现真正的统一。
  • BOSS小杨:精神上的快乐要比肉体上的快乐更加的高级与纯粹和持久。肉体上的快乐似乎很短暂,就像喝冰凉的可乐,带来一时凉爽。而精神境界的提升,却是永久的,视野更加宽广,开阔。如此说来,大部分普通人终其一生其实就是在追求肉体的满足,然后陷入到新的痛苦之中,然后再满足,如此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