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988579964.mp4-大明·《向天再借五百年》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你说起个名字容易吗:有些人我也是醉了,这视频就是给我们明粉乐呵乐呵的,不想看大可以不看,非要进来喷是几个意思[辣眼睛][星星眼][给心心]
  • Aijiao_09:“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封建王朝再怎样还是封建王朝,都一个性质;仅仅是在那么些不堪的里面喜欢这个,要非得上纲上线,你赢了。[嫌弃]
  • 你好衡一:【明朝部分】 F:那就是说,直到明末中国的科学并不明显地落后于西方(欧州)。 X:对。 F:有什麽证据? X:实证方法论的发展是一个标志。西方在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1)倡导“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论之后,开始发展出基于实证方法的现代科学。明末的中国,也有了实证方法的萌芽。徐光启(1562-1633)就是一个代表,他的主张: “深伦理,明著教,精择人,审造器,随时测验,追合于天”。可比培根。当时中国也的确出了一批世界水平的成果,如朱戴堉的《律学新说》,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 F:培根之后,西方的科学,即现代科学有飞速发展。你是不是认为,如果照明末的状况维持下去,中国的科学有可能不会落后而是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浪潮? X:是。实际上,当时的西来的科学文献已很多,现在还有上千册存在北京的北堂里。当时的一个困难是,中国学者大都不懂拉丁文(现在懂拉丁文的也不多),限制了交流。不过语言限制是一时的,不是决定性的。
  • fantasy的号:朱棣真的是千古一帝
  • -言而有信-的信:大明风华前面确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