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至善出真知)《传习录》王守仁-4《传习录》王守仁(白话讲解合集)止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cj68999:第十一篇,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找到根本的起点。王阳明先生认为,立志用功做学问,如同种树一样,只要你时刻不忘栽培灌溉的功夫,何必发愁没有枝叶和花果呢? 第十二篇, 一个人读书要用心去读,要用心底的良知去体会新的知识。那么所有的经书,都是在提醒我们要好好体会自己的良心。 第十三篇, 这篇主要讲一个人达到致良知的具体过程。这很像佛家禅定的功夫。一人到达致良知的境界之后,就会很客观,没有偏见,这样做事情才能不偏不倚,才能站得住脚。这种状态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里面的诚意的功夫。 第十四篇, 一个人在碰上忧虑的事情,如果能保持中和的心态,就能看清事情本来面目,在处理事情,就不会过分悲观和乐观,就能掌握做事情的分寸。这种状态,在无事的时候,能做到未发之中,在有事的状态,能做到发而皆中节。
  • cj68999:第六篇, 史书就是经书,经书里的道理本来就是来自于真正的历史的。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一个讲道理,一个摆事实。另外这一篇里面,还讲到了里面对诗经、乐经里面一些内容的判断,也值得思考。 第七篇, 这篇讲到专注的含义,如果专注做一件坏事,这反而是有害的,这种专注宁可不要。正直有用的专注,要专注在我们的良知之上。 第八篇, 这篇讲骄傲的害处。一个人很骄傲自满的话,他的精神力气都花在维护自己的骄傲上了,那么有还有什么经历去干正经事呢。自己做得事情,做得好不好,就让别人去说吧。 第九篇, 一个有本事的人,能够随机应变的妥善处理事情,这个本领是如何练出来的呢。学者必须下功夫,使得自己的心如同明镜般明亮。学者只怕自己的心不够明亮如镜,而不必担忧明镜般的心不能穷尽实物的变化。 第十篇, 这篇讲了如何炼成上乘功夫。一般人认为炼成上乘功夫一定有特别的练法,有秘诀。王阳明认为,上乘功夫就在基本功里面,如果一个人基本功不好,那么是不可能有上乘功夫的。基本功练好了,那么上乘功夫也自然就会有了。这里的上乘功夫指的是,人的修养到了很高的境界。如果修养好了,就能随时随地妥善地处理各种事情。
  • cj68999:感谢UP的讲解,我尤其喜欢UP在每段视频末尾的点评解释,言简意赅,直击核心。 第一篇, 至善出真知,这段针对我们习惯想法,要学习知识,就得向外求,从别人那儿,从书本中学习,去记住它,然后使用它。王阳明认为,最完美的知识原本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真诚地想学习,我们能一一想出办法的,这是致良知的含义,也是心学的根本含义。 第二篇, 知识和行动并非两件事,而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知和行就是良知的两个方面,就像一个人的手,手心和手背是缺一不可的。一个人只要有了良知,然后就能够以良知的心去为人处世,这样一来,知识也会自己慢慢悟出来的,怎么去行动呢,也会慢慢想出来的,知和行分开就做不好事情。 第三篇, 人心与道心,这里所讲的道心,是指一个人恢复心的良知之后,心就能明白天下所有道理的这个样子,而人心呢,往往是参杂了私欲,是很难做到道心的境界。所以儒家教育我们要克己复礼,一心一意地去致良知,把人心清洗干净。 第四篇, 本段说了孔子和文中子整理古籍的事情。两位都是很有学问、高尚无私的人,孔子看到了道德沦丧,天下人不知道该以什么人为榜样,所以就整理了六本经书,对后世的贡献很大,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学习。那么文中子是后来的一位学者,他也做了一些和孔子类似的事情,也很有贡献。 第五篇, 这一篇的含义广泛,在伏羲年代,人民是天真纯朴的,天下不需要治理就能保持安定。在尧舜年代,人们还保持着相当的纯善,天下治理还是很容易。在夏商周时代,人民的私心开始显现,这时候就需要很多制度和法律。在春秋战国时代,人民追着私利已经泛滥成灾,就是看得霸术,而看不到王道了。孔子因此整理六经,想为后人留下清晰可行的治国之道。
  • Charles-----:继续学习
  • 申子辰三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