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佛学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哪些?-【王德峰】佛学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哪些?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Cadden_Xu的音乐白日梦:我的佛学基础真的要感谢王老师,心经和坛经全是听王老师的课入的门,可惜一直想找讲金刚经的课一直没找到,多亏了这些基础哪怕现在读俱舍论和大智度论啥的多少都能看懂些了,感谢老师
  • TheDocyor:只有大乘佛才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说法,而小乘佛一定是先顾,甚至异化成只顾自己,让人有一种逃避红尘逃避世俗的感觉。小乘佛不是不行,佛本不应该有大小乘之分。但是像美国这里,几乎都是修小乘,而且能把日本传来的lite版禅宗也异化成小乘。个人觉得这和民族的基础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中华民族文化开始就旨在建立精神家园,天人合一,后来又衍生出兼济天下,天下大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所以佛来了中国以后,只顾自己的部分是不大容易被接纳的,只有有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的,和真正探究人与宇宙时空关系的部分才会真正被发扬光大。而西方国家,宗教开局,人没有根植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人住在上帝的精神家园里面,一旦这个上帝出些问题,这个家就没了,而且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后,把人变成了原子式的个人,让西方人进一步丧失了原有的一些家庭社会连接,所以西方人一旦失去了对于上帝的信任,就像一个落水的人,能抓到一片木板自救就已经非常满足了,而中国人由于天生会水,落水以后不但自己能通过木板漂浮,还可以把木板拼起来造一艘大船,试图把落水的人都拉上船来。本来小乘大乘都应该修心才对,如果不承认内修的,那就都是外道,都不是佛的弟子,但美国这里的小乘已经发展成一种精致利己的形式主义的感觉,一方面的确语言不通,语不达意,没办法看懂原著,一方面美国人重视形式主义仪式感,所以美国这里的很多人修佛,都是从冥想瑜伽开始,这本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瑜伽冥想是美国中产两件套,这两件事在美国本就是和精致利己,个人价值,逃避社会连接在一起的,所以经常变成冥想想着想着,要么变成治疗心理疾病的手段了,要么变成石头打坐了,瑜伽做着做着,也变成维持心理健康的手段了。可能有人说,心理健康不挺好,但要注意,美国的心理健康更像是慢性病,只要停药就复发,所以基本相当于把冥想当降压药吃了。而且就算先治心理疾病可以,你也得有下文吧,你不能光治病还治标不治本吧。别的不说,扯了这么多,你们觉得和我们认为的修行有关系吗?哈哈,所以只要生在中国掌握中文,在探寻时空宇宙和安心立命方面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佛性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我们离佛的教诲要更近罢了,不修照旧没用,就像人喊着肚子饿却不吃饭一样。
  • 李冉在冥想:个人感觉,佛教几大支(比如南传、汉传、藏传)互相之间的区别,甚至比佛教和基督教的区别还大。比如汉传一些著名佛经,南传就认为是伪造的。还有吃素和独身的规定,修行的方法和路径,甚至对“佛”的定义,各派之间都几乎完全不同。所以建议对佛教/佛学感兴趣的朋友,刚开始兼听通读(比如各派的书都买一本,中国越南不丹的法师都听听)。然后就会发现,我们从小理解的“佛教”,其实只是佛教中的某个分支。重点不是哪个正确,而是哪个适合。也许你的某个“问题”,在这条路死磕是无解的,但换个分支就不是问题了。比如只接触净土,但骨子里是个唯物主义者,那真的死路一条。其实换条路,选个不需要信仰神佛的(比如禅宗),那就活了。
  • 炯哥不囧:已三连王老~有一段时间我也是用读书来麻痹事业和家庭的瓶颈,后来读了《悉达多》悟了一点,里面也是佛学思想,要出世还得先入世。佛学并不是要我们躲避悲伤痛苦,而是要清晰地感受身边的现实,体验事物的本质。虽然遭遇苦痛,但能够不为痛苦所困,而在快乐的时候,也能够不耽于快乐。种种感受,都是生命丰硕的体验。有机会我也想拍视频分享一下《悉达多》 PS:在下知识区 六块腹肌 新人up,求关注~[脱单doge]
  • 香菜花椒nonono:我能提个建议吗[doge]能不能给老师换个化妆师或者干脆就别化妆了[笑哭]脸上有点假白看着好不自然啊[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