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我早就认清了阶层间的鸿沟,却还是忘不了我们的情谊【鲁迅宇宙 《故乡》上】-闰土:我早就认清了阶层间的鸿沟,却还是忘不了我们的情谊【鲁迅宇宙 《故乡》上】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眉肩雪:回村三天 闰土的改变让迅哥儿的精神内耗更严重了!
  • 宇宙人也想dancing:求学时期读到这篇懵懵懂懂,没有读懂鲁迅想表达的深层含义,但是和《社戏》一样,其中温情美好的部分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我的童年很少有愉快的回忆,城乡结合部的留守儿童,吃百家饭长大,被爷爷奶奶嫌弃不是男孩,被堂姐弟欺负,父母舍弃尊严求别人照顾我,虽然暂时有了安身求学的地方,免不了要看主家脸色,动辄便惹人不高兴,然后随便编一条罪状告我父母,我经常想起来爸爸妈妈给人低头道歉,然后再狠狠训斥我的场景。所以我从小很会看人脸色,小心翼翼,敏感自卑。因为缺少父母在身边,教养也差一点,所以他们在我身边的时候也是训斥多些,而且夫妻之间也经常争吵(这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吧),这让我觉得没有人喜欢我,唯一能够抓住的只有学习,这样老师会喜欢我。所以我能回忆起的愉快时光都是学校生活,与我关系好的同学很多,我表面自信骄傲,内心又非常自卑,尤其是在别人讨论到家庭和一些时髦事物的时候。我最擅长的科目就是语文,我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课文,读精彩的故事,鲁迅的文章虽然很多都比较针砭时弊,文风也很冷硬,但其中与童年有关的部分我很爱看,仿佛我也体验了别人有趣的童年。尤其是如今回头看,这些文章即使温情,也有一层忧伤甚至悲哀的底色,这种基调跟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竟有几分相似。如今我真正理解了,原来我的童年是十分孤独的,因为没有人理解我的立场和处境。现在我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跟家人的关系也比较融洽,我努力避免去回忆自己的童年,但是偶尔想起,就忍不住顾影自怜,二十多岁的我很想抱抱年幼的自己。鲁迅先生的作品和语文课本上的其他文章一样,是我童年取暖的灯光。
  • 联合国的欧文:甚至不说阶层的差距,哪怕抛开了这一层,当主人公在外漂泊多年回到故乡以后,两人之间的谈吐,气质,思想深度这些的差异都会让两人再也无法像从前一样交往了。曾经的闰土在主人公眼里是那么博学,到现在呢?哪怕有再多的话想说,恐怕也说不到一块去了。
  • 空白の2当家:闰土,也是人间清醒… 设想一下,阔别n久的小伙伴,也不可能一上去就“阿牛……”,先来个“刘总,你回来啦?”
  • deepriverin:先生的小说的基调给我的感觉总是一片灰白的,苍凉又寂寞,一向不喜欢重读《故乡》,也许是潜意识里我就很回避那种记忆里很美好,可是现实里又再也回不去的画面,谁的童年又不是这样呢?我总是傻乎乎的去编,即使闰土没有喊先生为老爷,他们又能愉快的聊多久呢?聊完猹,聊完补鸟,贝壳,总会轮到相顾无言的时刻,不同的身份,阅历,注定了曾经的相识只是短暂的相识,人生终须分别……想到了林黛玉总是感慨天下无不散之庭席,那样不如不聚的好。 小时候觉得这是矫情,长大了,慢慢也就变成了能不聚就不聚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