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辩E13srt-骑手困在系统里…美团和饿了么的应对ok吗?|时辩EP13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小伍仔:看了那篇文章心理蛮不是滋味的,饿了么的公关确实令人反感,但今天娇哥的讲述下我倒是觉得饿了么的举动反而可能是更实际的做法。 系统出现问题本就是两大平台为追求盈利压缩时间导致的,正方虽然讲了算法升级但好像没有指具体优化运用到实际是在哪方面。而反方讲的控制算法,也就是优胜劣汰制的压缩时间更可信一点。 在原文的评论里,许多评论提出了愿意在备注写下不赶时间,提前送达也可以,这或许是饿了么提出如此措施来源?但消费者是在无力改变系统生态下愿意如此,饿了么作为平台方,作为系统设计者,却不肯直面自己导致的问题,反而顺着消费者的善意提出措施,确实很糟糕。 在算法时代,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拯救。
  • 月见当归:投给反方 分两块交代。第一部分,正方的论证除了8分钟弹性时间之外主要是算分更新,她论证到的部分叫做技术上做得到,但算法更新的利好没有办法达成的原因是她没有论证成功平台有意愿做,她给到的论证叫做如果平台没做群众可以监督,可这件事情和常识不符,现代互联网生态的一大特征就是资讯流速极快,你关注饿了么美团没几天,下一个别的事情就又出来了,就好像鲍毓民那件事现在还有很多人关注吗,形成舆论倒逼的前提是你的基数足够大,所以正方这个算法优化的利好我没有接受。 往下走,我们来看正方的8分钟弹性时间和反方的5分钟交给消费者,这个层面的比较我判给反方,因为反方对于5分钟交给消费者更好的理由更能被我接受。反方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生杀大权在消费者手中,而她后续在答圆桌提问的时候又论证了为什么交给消费者是靠谱的,在于我们和外卖小哥本质上是同一群人所以更加能够共情,后半部分成立;而前半部分为什么生杀大权在消费者手中是好事也有论证,正方的攻击叫做你这是道德绑架,可反方的回应是,即使是这样,我也宁愿生杀大权掌握在消费者这群可以和外卖小哥共情的人手中,而不是在资本家这个对立的阶级手中。到这里,反方对于5分钟更好的论证是明确且可以成立的。反观正方对于8分钟更好的论证遭到了反方的反驳叫做,需要申诉而平台大概率不理或不通过。这边正方的回应是可以倒逼,但这又回到前一个逻辑就是这件事在长期来看是无法做到的,因为之前提到的互联网生态特性。到这里,这个部分反方会更有优势。 最后反方的价值其实非常打动我,就是当要不要握住对方的咽喉这个选择权在我们手中时,我们会松开我们的手。可是这有个问题,就是焦点转移的逻辑,当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我们和外卖小哥身上时,都在关注我们有没有松开手时,资本家去哪了?这个本该承担主要责任的人被隐去了呀。是,平台是没有办法解决主要问题,民众的关注可能是无法持久,可问责资本家总比不问责好吧,有倒逼总比没倒逼好吧,你focus在美团身上,可以进一步敦促公权力介入,之前顺风车那件事不就是这样吗;但你focus在消费者和外卖小哥时,谁去问责那个本该负责的人呢? 正方今天的问题在于,有些点,像道德绑架,点是对的,但力度太弱了,所以无法起到像反方那样的说服效果。
  • 这是一个冷笑话:我投反方娇哥。 我觉得娇哥是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基于两家都不好的前提,在自己的持方讲饿了么,坏与更坏。最后上价值每个人都是社畜也可以共情。 诗宇是在讲一个美团自己的公关文吧,那些所谓的承诺,该不会自己真的相信吧。而且讲饿了么算法优化的那个点,反驳得很无力。我觉得可能主打饿了么坏(转嫁责任)就好了,不要讲美团好,反而会加分。
  • 小池不会拔引体:投正方。 (你们觉得这是碾压局吗?我觉得是几乎五五开唉。) 反方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暗黑的语境叫做资本只想盈利,不管社畜的感受,想要改变只能靠政府监管。正方的语境是美团正在通过算法改进系统性地实在性地解决问题,让公众相对满意。由于语言技巧和反复强调的次数,反方的语境强于正方。而攻防上,“算法有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这一点,正方给出了数据实证,所以正方优势。其他点真的在我听来是五五开的。所以这个权衡比较真的让我又犹豫又反复横跳。最终,我认为语境优势难以量化,攻防优势可以量化,就投给了正方。 Anyhow,我愿意为两位颜值高+思想深刻的小姐姐献上我的膜拜!小姐姐真的好仙!
  • 万青临死前:投反方。如果认真听懂技术解释和结辩观点背后的悲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