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黎嵩·漫谈秦汉史】乌江四叠:历朝历代如何评价项羽之死?-【武黎嵩·秦亡汉兴】乌江四叠:历朝历代如何评价项羽之死?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汲黯ty:所以可见评价一个人物有多难。。。 很多人看见的只是他们自己在历史人物上的投影,很多人想听见的也只是自己内心所想的,好像历史就是单纯的满足人的工具一样[藏狐]
  • 武黎嵩讲先秦两汉史:喜欢别忘了关注三连,大家对什么问题有疑问也欢迎在评论区提问,希望这期能对你看待历史问题的角度有所启发
  • Mrzonebie:武老师说的可太好了,我也觉得这种只计利害的功利主义史观很不好,评价历史人物的行为,有时候不能仅仅通过利害关系去推测他做某一件事的动机。要相信一个历史人物是有理想有信仰等感性因素的。
  • 布尔凯索之力:霸王这一死,获得的赞誉可比他活着多多了
  • iJet:论是非不论利益这话我很同意,但是这话套不到项羽身上,先保后杀楚怀王是不忠,逐范增不孝,五次屠杀平民坑秦军是不仁,杀同僚宋义是不义。不智就不说了,后入咸阳为王是不信,不仁说过,勇是真勇,老搞屠杀火烧的治军严也谈不上。这样的人真不能说有贵族精神,顶多是个有贵族血统的自然人,老想恢复旧贵族分封制度在一方做个草头王。战斗力溢出,德行没有,志向一般,格局没有。 反观刘邦入咸阳能约法三章,对百姓没问题,追随他的人能给出实际利益,得天下几乎就是民意,不然每次对项羽都是人多对人少,被打败溃散了又能重新组织队伍再对阵又是人多对人少,说明百姓愿意给刘邦当兵,将领愿意跟着刘邦干。项羽就自己子弟兵跟的紧,外地的兵投降的肯定没很好的团结被区别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