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6-线稿上部-如何提高线稿能力-思维与方法-上半段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clock执子之手-牵去喂狗:抱歉但是这里我有必要提到一本书,中文名叫《五天学会绘画》(好俗。。),英文名叫《The New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使用右脑的新绘画方式?),作者:贝蒂•艾德华。里面讲到了很多类似UP推荐的训练方法。 1.对边线的感知。(两个物体共享的边缘线。。理解一下?)(训练方法:1.不看自己画什么,就看被画物体。作者给的例子是画手的皱纹。2.倒着看别人的画,这样会临摹的非常像!2的原因是倒着画画会导致左脑不知道ta在干什么,有什么意义,于是把工作推给右脑) 2. 对空间的感知。(。。) 3. 对相互关系的感知。 4.对光线和。。 5。。。 (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搜一下书,4,5自己找吧(・∀・))
  • 醒醒你作业没写:点开收藏退出[滑稽][滑稽]
  • Alidia谢小西:谢谢大大,请问有推荐临摹的线稿吗?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挑选练习的图
  • 张小葡萄:我是学国画的,其实对应东方线条的是西方的光影不是块面啦,西方用光影表现体积,东方用线条表现体积
  • imp南贤:转自百度百科:所谓概念化,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将媒体传递的信息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来的科学的概念。有时候,学生虽然从形式上记住了书面语句,但不一定表示他就真正理解了知识,也不一定就形成了科学的概念。例如,学生记住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这一面积计算的科学概念。促进概念化的根本措施是训练学生在学习时将新学的内容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有关经验建立起内在的科学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理解。 当代心理学研究非常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个人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的多少及其性质和组织结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有实现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和策略化之后才能真正促进问题的解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