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2新-大白话精读《论摄影》第2集:何为摄影的侵略性 苏珊桑塔格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_乔木而已_:“收集世界”的观点对我影响挺大的。以前摄影,就只注意那些三分构图、中心构图之类的那些浅显的构图方式,照多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看了这本书,我才体会到摄影的记录功能,也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其实要高于按下快门。于是摄影成为了我和世界的互动方式。 其实我觉得,与其说“收集世界”,不如说是“收集对世界的观察方式”。不同的观察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构图和色调,也让照片传达了不同的信息。洞穴上的影子越多,就越接近外部世界的真实面貌。我开始倾向于用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来记录有趣的人、景、物,记录当下的感受和情绪。我感觉和世界的距离更近了。 另外,书里所说的“侵略性”,我总觉得有点夸大摄影者的作用。人之于世界实在是太渺小了。我也是希望自己可以在世界面前可以保持谦卑,不要太过自大,仅做一个观察者就好了
  • 左宥:我认为人文摄影本身就带着侵略性,因为很多时候不需要被摄主体的同意,就“擅自”定格了一个瞬间,这就是一种对被摄物的侵略。所以后来才会有很多看似“无趣”的照片,没有过多构图,没有隐喻,只是平视着眼前的世界。这种拍法是平和的,不是侵略,更多的目的是展现。但目前国内的人文摄影更偏向侵略,许多人过于关注小人物,底层人民和底层生活,过于喜爱拍摄那些蓬头垢面和犄角旮旯,并美名其曰人文,这种拍摄并不错误,但着力过重,其实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而缺失了摄影师的思考;但不管怎么拍摄,哪怕你把一条街从头到脚全都拍摄完毕,也不代表摄影师的主观,因为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人,这条街,这个城市,其实就已经带了主观色彩,所以我认为照片就是摄影师的主观+被摄物的客观所成就的,而侵略性更多是摄影师在拍照时展现出来的态度和手段
  • Mad疯帽子:讲真,这个系列讲多久,我就跟听多久,期待下精读明室[高考加油]
  • 小不染同学:真的是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听到的内容[爱心]
  • 咔咔一顿拍:以前啃了一遍书 非常晦涩难懂,感谢老师的讲解